看過記錄 |

369大窟窿(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劉漢和俞大猷在一邊研究輿圖,很快就有了大致方略,回到了李文進身旁,開始向他匯報此戰的計劃。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李大人可帶親隨先行,直接入殺胡堡召集邊軍趕來支援,我等則於明日中午趕到安銀堡,這裡雖早已被廢棄,可過來時我看到堡牆還在,以此堡為依託,對面韃子萬餘人,未必沒有勝算。」

    劉漢道。

    不等李文進說話,俞大猷也開口說道「以安銀堡的戰場主要是為了穩妥,若交戰不利,我軍可以退回城堡防禦,等待大人率軍來援,並不是說我等不能取勝。」

    聞言,李文進倒是點頭,「未慮勝先慮敗,正該如此。」

    他已經從俞大猷的解釋中明白,他們依託早已被明軍放棄的城堡並不是沒有擊敗韃子的信心,只是先布下一個後手,防止戰敗後全軍潰敗。

    有軍堡在後,就算出戰不利,大軍潰散也會選擇逃入安銀堡,而絕不會在草原上和韃子玩賽馬。

    話雖然這麼說,不過李文進倒是很關切的開口問道「我軍有八千人,韃子有萬餘,勝敗幾何?」

    問出這話,要死大家都在大同鎮城,估計劉漢就會拍著胸脯對他說包贏的話,可這是在關外。

    劉漢只是皺皺眉,卻沒有說話。

    說實話,這還是他第一次指揮明軍在沒有城牆的依仗下和韃子交戰,這信心嘛,確實少了點。

    劉漢不說話,眼睛看向了俞大猷。

    先前研究戰術,其實就是尋找一個最有利的戰場,當然這要考慮實際情況,那就是時間和距離。

    最理想的戰場,當然是在殺胡堡和韃子交戰,可時間、距離均不允許啊。

    安銀堡,是他和俞大猷看過輿圖後不約而同選擇的戰場,自然是不會錯的。

    選擇背靠安銀堡和韃子來一場野戰,這也是俞大猷的想法,勝則繼續回返大同,敗則退守軍堡。

    只是臨陣指揮這樣的大事,貌似他已經全部交給俞大猷負責,而如果轉入安銀堡防禦戰,那麼指揮權自然他就要收回。

    防禦戰,他可是行家。

    「勝敗不好說,要先看對面將領排兵布陣。」

    俞大猷這時候自然看到了劉漢的眼神,心領神會的接話道,「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在沒有和韃子統兵將領碰面前,說什麼都是紙上談兵。」

    俞大猷很認真的說道「不過,從上次在牛心堡和韃子交戰的情況看,我覺得勝敗五五之數,如果非要我說個心裡話,勝率略高一成,李大人應該知我,俞某不說大話。」

    俞大猷說完,就看向李文進,此時李文進臉色如常,倒是看不出什麼來。

    其實,這個時候的李文進心裡還是歡喜的,誰願意這個時候呆在長城以外,劉漢和俞大猷給他安排的去處正合他意。

    畢竟,李文進是大同巡撫,是文官,打打殺殺這樣的事兒本就不該他親自上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t;&t;

    【隆萬盛世】  【】

    現在俞大猷直言勝敗五五之數,嗯,勝率略高一成,不過這要和韃子見面之後才知道結果,自然還是略有風險的。

    既然有點風險,那就需要他馬上趕回殺胡堡,召集大同右衛各堡的大軍。

    橫豎安銀堡距離殺胡堡不過一天半的路程,集齊大軍。

    那怕大同已經抽調不出騎兵部隊,靠步兵結陣前進,一天多的距離,怎麼也能殺出來,救出被圍的明軍才是。

    「好,我這就帶親衛先回殺胡堡。」

    如果之前就一口答應下來,難保將來不被人說成他臨陣脫逃,現在劉漢和俞大猷給了台階,李文進也不扭捏作態,直接一口答應下來。

    「標營就留給你,那幫人跟你也混熟了。」

    李文進對俞大猷說道,之前俞大猷率領的一千人就是他的巡撫標營,算是他的護衛,俞大猷和標營其他將官也不陌生,把人馬交給他帶自然是好的。

    而且,之前俞大猷打造的獨輪戰車,現在大同軍中接觸的也就是他手上這支部隊,劉漢可不願意分出一支人馬交給俞大猷,也只有李文進會做這樣的事兒。

    俞大猷在李文進的印象中,還真就是個實誠人,老實可靠,既然他都說有取勝的機會,留下自己的標營,自然就相當於自己也參與了這次戰事,功勞不會少。

    李文進拍親兵找來手下將領,交代他們聽從俞大猷的指揮,算是給了俞大猷尚方寶劍,之後就在一隊親兵的護衛下脫離大隊,快馬向殺胡堡趕去。

    目送李文進離去,俞大猷收回視線看向劉漢說道「劉將軍,我們還是先趕到安銀堡看看地形,也好想想接下來怎麼打這一仗。」

    劉漢聞言點點頭,「我們先過去,那我先把麻祿他們叫過來交代下。」

    俞大猷和劉漢這個時候也脫離大隊的話,難保隊伍里不會傳出各種各樣的傳言,所以離開前肯定是要先打個招呼,讓幾個將領知道情況,也好約束住手下。

    雖然來時劉漢路過安銀堡,可也只是遠遠瞅了一眼,並沒有太仔細的觀察地形,誰會想到這個時候需要去那個地方迎擊俺答部。

    在俞大猷和劉漢趕往安銀堡觀察地形鎖定戰場的時候,京城兵部大堂此時卻是人頭攢動,從尚書、侍郎到員外郎、主事這些主要官員全部都集中在這裡,而他們來到這裡的原因則是因為一封來自大同的軍報。

    「從大同和宣府發來的文書看,這次劉漢帶人出塞偷襲板升城,似乎沒有向總督行轅報告,應該是事後發的。」

    「現在不要分析先後,看時間,現在怕是板升城那邊都已經打完了,到底打沒打贏,還有宣府俺答部是否有撤兵,這才是關鍵。」

    「我們剛剛讓延綏寧夏出兵掃蕩河套,大同那邊就擅自出塞,不僅違抗葛縉增援宣府的命令,無旨出兵數千人攻擊三百多里外的俺答板升城,誰給的權利,這事兒怕是要嚴查」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t;&t;

    【隆萬盛世】  【】

    「打輸了嚴查還好說,可要真打贏了,攻占板升城,這算功勞還是過錯?」

    「武選司去查劉漢?這裡面還有大同巡撫李文進的事兒,是不是該給吏部通個氣?」

    「好像只抄了公文送內閣,吏部壓根不知道這事兒。」

    「夠亂的,沒有旨意,他們大同搗什麼亂啊。」

    兵部大堂上,一幫子兵部官員在下面你一句我一句滴咕,說什麼的都要。

    兵部尚書楊博只是靜靜的坐在大堂之上,耳朵卻是在仔細傾聽下面人的談話,了解大部分下屬對此事的看法。

    好吧,招他們過來,也就是想看看他們對此的看法。

    回頭西苑肯定要召見,問自己對此的看法?

    自己該怎麼應對,下屬的看法還是很重要的,這是民意,現在他在做的就是民調。

    兩個侍郎這會兒乖巧的坐在一邊,似乎也是在傾聽下面人的議論,或是,有點像打瞌睡的樣子。

    聽了半天,楊博大概估出來了,一半對一半。


    不是支持和反對的各占一半,而是反對的,認為該問罪大同的官員占一半,還有一半是沒什麼態度的,也就是中立,就沒聽到幾個支持的聲音。

    也是,朝廷已經對此戰做了部署,想法其實和大同類似,只是盤面更大,直接動用兩鎮兵馬掃蕩河套,而不是出動一鎮兵馬去偷襲板升。

    最麻煩的還是功過的定論,大同這麼做到底是對是錯?

    楊博頭疼,說起來不管是大同巡撫李文進還是總兵劉漢都是他手下,不過整件事兒串聯到一起,楊博還是覺得有點怪異。

    李文進,管理地方政務是把好手,不過對於調兵打仗就是門外漢。

    之前大同戰事,他基本都是丟給劉漢去打的,自己做甩手掌柜,只負責把後勤保障做好。

    劉漢嘛,將門,守成有餘進取不足,野心有點但是膽小,很難想像這樣的人會籌劃這麼大的事兒出來。

    要說這次偷襲板升城是李文進的主意,楊博是敢用腦袋擔保,他想不出來的。

    可要說是劉漢動的心思,劉漢有這個腦子卻沒那個膽子。

    畢竟整件事是先斬後奏,打贏了好說,降罪不至於,可功勞也會被抵消大半,可一旦打輸了

    楊博這會兒想的就是,好像自己對那兩個老部下都看走眼了,居然想不出來這偷襲板升城的計策到底是誰搞出來的。

    算了,還是等著西苑的召喚吧,公文已經抄寫送到了內閣,想必此時兩位閣老應該已經趕往西苑了。

    而這時候的西苑永壽宮宮門處,嚴嵩和徐階還真就靜靜站立在一側,等待著皇帝的召見。

    都快晌午了,兵部忽然送來一份公文遞到徐階手裡,雖然有些奇怪,但是徐階也沒當一回事兒,可是漫不經心翻看只看了兩眼就不澹定了。

    此次迎戰俺答部,朝廷的計策他是有全程參與的,可現在兵部送來的大同總兵劉漢的奏報倒是和之前魏廣德想的計策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t;&t;

    【隆萬盛世】  【】

    不過這事兒不小,大同這樣擅自出兵,打不打得贏另說,會不會影響到朝廷的作戰部署才是最重要的。

    隨公文附有楊博的一張條子,此時兵部尚書楊博就在為此事而擔憂。

    大同軍偷襲板升城,放在平時自然是好事兒,可是在這個時候就未必了。

    板升被明軍攻擊,帶來的結果就是俺答部兵力西移的時間就要提前,若是正好和延綏、寧夏二鎮掃蕩河套的大軍懟上,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怕是二鎮明軍就要吃大虧了。

    叫停延綏、寧夏自然是不可能的,軍令此時應該已經到了軍中,說不好人馬都已經離開了駐地。

    頭疼。

    徐階感覺真的頭疼。

    趕緊的起身,拿著東西就去找嚴嵩。

    對於這樣的軍國大事,嚴嵩自然也不好處理,只能對徐階說道「去西苑吧,這樣的大事兒,不是我們能做主的。」

    「嚴閣老,徐閣老,皇爺讓你二位進去。」

    這時候,宮門裡出來一個內侍,傳達了嘉靖皇帝的旨意。

    兩人跟在那內侍身後進入永壽宮,很快就到了宮殿門前。

    「請。」

    內侍閃身到一側,向他們做了個請的姿勢,嚴嵩和徐階一前一後邁步入殿。

    進來大殿就看見嘉靖皇帝坐在上面,應該是在翻看手裡的道家典籍。

    四書五經早就被當今皇上不知丟在哪裡去了,現在能讓他坐下來看的,怕也只有道家的書籍了。

    「參見陛下。」

    嚴嵩和徐階上前行禮,嘉靖皇帝這才放下手中的書籍,抬眼看看兩人開口問道「這時候過來,有什麼事兒嗎?」

    先前看書的時候,有內侍來報說嚴嵩和徐階求見,嘉靖皇帝就知道肯定又有大事兒發生。

    一般的事兒,不過就是在處理奏疏的時候附條子送到司禮監,只有很重要的才會直接入宮。

    而在這個時候,還有什麼事可以被認為是大事,不能耽擱的大事,貌似也只有宣府那邊了。

    莫非

    嘉靖皇帝只是點點頭,示意帶人進來,自己先把典籍那章最後一點文字看完。

    事情已經發生了,急是急不來的。

    求神問道這麼些年,道術沒有練出來,倒是把道家超脫的心性給練出來的。

    「這是兵部送來的文書,大同軍在劉漢的指揮下,於十日前出了長城,偷襲板升城。 」

    嚴嵩邊說邊從袖中把兵部送來的抄文遞了上去,黃錦此時也邁步上來,從他手中接過那公文,隨後恭敬的交到嘉靖皇帝手裡。

    「大同?劉漢?」

    嘉靖皇帝聽到嚴嵩的話,眼角抽了抽,隨即伸手接過黃錦遞來的公文快速瀏覽起來。

    若是放在以前,大同軍敢出長城偷襲俺答部,這絕對是大功一件,不過眼下皇帝和朝廷的注意力都放在宣府,如果還有值得關注的,自然就是延綏寧夏二鎮軍馬的情況。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t;&t;

    【隆萬盛世】  【】

    嘉靖皇帝看了公文,又看了楊博附的條子,眉頭隨即就皺了起來。

    當初魏廣德的計劃,嘉靖皇帝是向楊博仔細諮詢過的。

    二鎮兵馬梳理河套需要十幾日的時間,而這時間正好就是消息傳遞到宣府俺答汗面前和俺答部西移的時間,所以是可以保證二鎮兵馬既能消滅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又不至於和俺答部援軍交手。

    可現在不同了,大同軍的行動肯定讓俺答部西移的時間提前,如果他們攔截並擊敗大同軍,再收到河套被襲的消息,繼續西進就會在半道截住延綏寧夏二鎮的兵馬。

    「嘶」

    看到這裡,嘉靖皇帝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一次性敗掉三鎮機動人馬,這九邊可就要出現好大一個窟窿。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



369大窟窿  
平行空間來客作品:  傳奇操盤手  隆萬之變  
類似:  臥龍驚鳳  農村女婿  我的師兄太強了  重生:官運亨通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隆萬盛世"
360搜"隆萬盛世"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