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六 結束的國運(上)(1 / 1)
波斯帝國的喪鐘,是杜荷敲響的。
當大唐挺進部隊突破了波斯軍隊組成的防線,從而目睹了深坑之中驚心動魄的一幕之後,喪鐘已經在為波斯帝國而鳴,不為別的,只為那數十萬無辜的生靈,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之事雖然有諸多疑點,但是白起不得善終之事也足以證明殺俘不祥,雖然在血海深仇之下殺俘之事難以避免,但是政府軍和起義軍,有血海深仇嗎?
理念不同,效力對象不同而已,在教育沒有普及,絕大多數底層百姓大字不識一個的前提下,誰知道大義?誰明白道理?不過是誰給的待遇好就跟著誰而已,換個地方,同一群人,搞不好所屬的陣營就會掉換過來,但是卻還是那群人。
所以說打仗都是上面的人的事情,送命就是下面人的事情,軍隊的組成成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都是這樣,將軍說什麼,就做什麼,軍隊沒有思考能力,服從也就成了軍人最高天職。
但是一支軍隊被一個將軍帶久了,而這個將軍卻又恰恰是一個非常能打的將軍,立下了很多軍功,能力非常強,個人魅力也是足夠的,這個時候,這支軍隊就會成為將軍的私人部曲,將軍怎麼做,他們就怎麼說,如果尋常軍隊還有一點點自己的本能在活動,那麼這樣的私人部∽,w☆,大屠殺這種事情自然做的下來,哪怕良心再有不忍,見慣了生死的軍人也不會停手。
哭的聲音再大,哭的樣子再慘,也不會讓哪怕一個軍人停下手中的戰劍,這就是波斯最後一支忠心耿耿的軍隊。邊防兵團,統帥,老將軍妥耶夫。
也就是這支軍隊惹怒了杜荷,看著無數深坑和濃濃的遮天蔽日的黑煙,杜荷心中的怒火無論如何都無法平息,雖然死的都是波斯人。沒有一個大唐漢人,可是他就是憤怒到了極點,雖然華夏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坑殺俘虜和平民百姓的記載,但是史書記載是史書記載,親眼目睹是親眼目睹,波斯人對自己同胞的麻木不仁實在是讓杜荷驚怒不已。
同時,這也促成了杜荷對自己的反思如果有一天皇帝陛下下令屠殺平民,而他並沒有屠殺平民的想法,他還會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去屠殺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嗎?或者他認為錯的不是那些平民。而是皇朝本身,他會昧著良心鎮壓,而不是做些什麼別的事情嗎?
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明白吧?或者說,杜荷恐懼做這樣的決定,不知道多少年了,杜荷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懼,從他接受軍事大學的教育開始。一直到如今,十幾年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莫名的恐懼,原本,他不該有這樣的恐懼感。
杜荷不由得有些彷徨,但是他還是下達了最該下達的指令全軍停止戰鬥,不要去管那些黑煙,只要把所有的深坑全部填上就可以了。然後杜荷修書一封,命人以弓箭射入城中,告知城內的波斯守軍,破城之日,所有參與屠殺平民的士兵一個不留。斬盡殺絕,做出這個決定的將軍,將按照古老而殘忍的中國刑法凌遲處死!
杜荷命令全軍安營紮寨,在這裡把整個波斯皇城包圍起來,本來人數不太夠,但是緊隨而至的波斯東部起義聯軍抵達這裡之後,人數就差不多夠了,這些起義軍一看到這些萬人坑,無一不是痛苦不已,看向皇城內部的眼神充滿仇恨。
他們接受了杜荷的指揮,以人數上的優勢按照大唐的方式安營紮寨,把整個皇城團團圍住,然後切斷了所有進入皇城的路線,並且尋機切斷皇城內部水源,不過似乎這座皇城有充分的準備,城內有諸多水井,並不依靠著城外的河流生活,切斷水源的行動失敗。
再之後,杜荷命令軍隊切斷波斯軍隊的補給線,結果得知波斯皇城沒有補給線,也沒有人支援,整個波斯還聽從中央政府指令還在波斯政府手中的行省也就兩個,而且通往這裡的道路被完全截斷,他們本身也是自身難保,不用提及什麼支援的事情,完全不必擔心。
這就說明皇城內部有充分的糧食儲備,否則那個很有能耐的將軍不會做出困守孤城的準備,他很有可能已經對火炮的巨大威力做出了應對之策,然後想法設法的拖延時間,把戰爭拖延到這裡寒冷而乾燥的冬季,然後接著糧食運送的不易,伺機切斷大唐軍隊的補給線,逼迫大唐軍隊撤退乃至於被他打敗,他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和力量重新恢復波斯帝國的統治。
真是一個難對付的對手啊!
水和糧食都無法截斷,短期內無法開展攻城戰,如何才能削弱城內守軍的戰鬥力,不至於出現之前兩萬波斯殘軍阻擋了大唐九萬軍隊五天的事情,這就是一個問題,杜荷想了很久也沒有得到解決,然後緊接著,一份來自血滴子的絕密信件讓杜荷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
承和二年五月初三夜,大唐波斯起義軍聯軍圍城之後的第三天,也是城外萬人坑基本上填滿之後的那個晚上,實行完全宵禁的波斯皇城內大街上突然出現了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顯得特別神秘,而他們的速度和身手都非常靈活,守夜的波斯士兵毫無察覺。
緊隨而至的就是皇城糧草重地的失火。
沖天的火焰將所有人都給驚醒,驚慌的士兵們呼喊著叫嚷著喊人來救火,被驚醒的人們連忙出來提著水桶救火,奈何今夜風勢不小,而波斯皇城內的水井卻又距離糧倉甚遠,等到救火大隊提著水桶趕過來的時候,這大火已經差不多摧毀了整個糧倉,所有的糧食都在熊熊燃燒,香味刺激著每一個人的神經,然後,香味變成了讓人感到痛苦的毀滅性氣味。
妥耶夫老將軍跌跌撞撞趕到糧倉的時候。已經是半個小時以後的事情了,他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在處理完唐軍對城內波斯軍帶來的恐慌之後,他就沉沉睡去,結果還沒睡多久。就被急促的敲門聲喊醒,衛兵說的第一句話就讓他石化將軍!糧倉失火了!
妥耶夫之所以會決定困守孤城,等待寒冷的冬季到來,壓迫唐軍的補給線,甚至是伺機切斷唐軍的補給線,就是因為城內有充足的糧食,大糧倉所存儲的糧食足夠城內軍民兩年食用,且不論它是否會壞掉,糧倉保管者自然有特殊手段可以保證糧食可以食用。城內軍隊十數萬,還有十數萬可以調動的民兵一類的壯丁,加在一起足足三十萬,雖然戰鬥力不及唐軍,但是堅守城池還是辦得到的。
至於唐軍的火炮,妥耶夫從羅馬人對付投石機的方式裡面得到了啟發,決定以軟硬適中的大片物體護住城牆,使得唐軍的實心鐵炮彈無法摧毀城牆。至於開花炸彈,似乎對人更厲害。而對城牆則是頗為無力,更別說波斯皇城的城牆可是當初唐軍自己加固過的,不僅僅有外城,還有內城,兩道城牆,城牆的高度和厚度都是首屈一指的。唐軍的火炮雖然厲害,但是真的可以摧毀這樣巍峨的城牆嗎?
只要唐軍難以對城牆做出毀滅性摧毀,那麼城內守軍就可以依靠城牆阻擊唐軍,唐軍再強,在攻城上也必然吃虧。以往唐軍攻城都是使用火炮摧毀城牆,一旦火炮失去作用,唐軍還能做出什麼嗎?再者說了,妥耶夫知道一個很重要的情報,那就是唐軍火炮的主要原料火藥不能受潮,一旦受潮則會失去效用,如果天降大雨,或者自己想法設法的摧毀唐軍的火藥,那麼,唐軍不就只能用血肉之軀來攻城了嗎?
就算火藥還能運送,那也是需要時間的,他甚至可以派出別動隊前去阻礙,毀掉火藥,失去火炮,唐軍還剩下什麼?不也就是比羅馬軍團還要強一些嗎?他們也數次戰勝羅馬軍團,他手下的士兵是全波斯最精銳的士兵,最強大的士兵!
他信心滿滿的做出了決定和戰略策劃。
然後就是現在,糧倉被毀,熊熊大火燃燒著,撲救的士兵和平民顯得那樣無力,顯得那樣脆弱,自己的戰略謀劃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最大的依仗糧食,被毀掉了,戰略謀劃還有意義嗎?沒有糧食可以吃,那麼,這場戰鬥如何繼續下去?士兵如何戰鬥?靠著那些家畜?還是僅存的那部分糧食,乃至於殺馬充飢?困守孤城,最後易子相食,明碼標價販賣?他不得不認為,自己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將宣告失敗。
他摘下了自己的頭盔,熊熊烈火映照著他灰白的面容,他必須要將這個消息報告給皇帝陛下,那個他拼盡全力守護的皇帝陛下,還有來自於他的父親的囑託,他必須要完成,哪怕是死,可是皇帝陛下怎麼辦?自己死了,皇帝陛下總不能跟著死,他是這個國家的象徵,最後的希望。
他決定親自前往皇宮把這個消息報告給皇帝陛下,報告給他拼命守護著的皇帝陛下,雖然現在天色已晚,但是他依然覺得有必要讓皇帝陛下做好心理準備,於是他在親衛的帶領下前往皇宮,進入了宮城,緩緩來到了小皇帝休息的地方,剛一進入宮殿,一股濃濃的奢靡之氣息就讓他眉頭緊皺,宮殿內傳來的聲音更讓他覺得如墜冰窖。
臣子在拼死奮鬥,而皇帝呢?醉生夢死?男人的大笑聲,女子的嬌笑聲,濃濃的酒氣和肉的香氣,還有奢靡的音樂,宮殿內仿佛和宮殿外不是同一個世界,老將軍覺得自己和皇帝不在同一個時間裡面,皇帝在天堂享受,而自己在地獄受苦,這真的是君臣應該有的差距嗎?這真的是一個國家的皇帝應該做的事情嗎?
唐國的新皇帝和自己的皇帝陛下年齡是差不多的,從各種情報上來看,甚至還要稍微比陛下年輕一些,但是,看著唐軍如此驍勇,唐將如此善戰,看起來絲毫不下於老皇帝李世民的貞觀時代,老將軍就知道唐國的新皇帝不比他的父親要差,甚至還可能更加睿智一些,可是自己的皇帝陛下,和之前的老皇帝,似乎相差的也太遠了一些,我這樣做,真的沒錯嗎?真的沒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