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不在歌壇,但江湖上依然有哥的傳說(1 / 1)
《倚天屠龍記》的進度還是很快的,5月份開機,到了7月上旬,就已經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速度快,一方面是拍攝組多,曹軒向張大鬍子學習,開了三個攝影組,文戲一組,武戲一組,還有一組隨機行動,拍些配角的戲。
另外一方面,犧牲了大量外景,室內戲基本在京城拍,部分戲在冀省和京郊野外,還去津門岸邊取了景,此外最遠的就是蒙省草原。
全景基本上以實用,符合條件就行,並沒有太過考慮風光和鏡頭。
同比張大鬍子那種拍部戲堪比風景紀錄片的要求,《倚天屠龍記》這方面是個弱勢。
但是有弊也有利,好處就是速度快,成本低,轉場方便。
張大鬍子連選景加拍攝,動不動就要半年甚至大半年以上,當初《笑傲江湖》拍攝時間短,是沒計算選景的時間,再加上資金有限,以及主線明確。
《射鵰英雄傳》去年年末開機,一直到初夏才算殺青,部分演員還要補戲。
後面的《天龍八部》時間可能更長,因為這次是多線敘事,即便是多個攝製組,肯定也要拖長時間。
反正,劉天仙和嚴寬預留檔期都是半年到八個月,戲份少的董萱也要四個月。
而《倚天屠龍記》拍攝期要比《天龍八部》短上不少,預計9月中下旬就可以殺青。
這不能說張紀忠金庸劇就比《倚天屠龍記》更好。
電視劇確實講究慢工出細活,但出細活並不一定代表完全好。
除了外景略遜,較之原版,曹軒對《倚天屠龍記》做了大量的升級,武打動作特效甚至要強於張大鬍子。
說實話,大鬍子作品的打戲一直飽受詬病,吹風機+慢動作,萬變不離其宗。
而曹軒不但得到了大鬍子的兩樣法寶,動作設計在保留了武俠片的瀟灑之外,還汲取一點現代動作片的精髓,瀟灑之中透著凌厲。
更關鍵的是加特效,謝遜獅子吼、決戰光明頂、救援武當,突襲大都、對戰少林三僧等名場面,特效不單單是簡單的空氣波。
謝遜直接喊出一個幾米的咆哮獅子頭;張三丰和張無忌太極手一擺,就是一個諾大的陰陽魚,氣勢非凡;周芷若九陰白骨爪的大招一放,陰風陣陣,鬼氣森森。
光是在特效投入,《倚天屠龍記》就花了將近1000萬,這還是曹軒收購了日本一家特效公司後的友情價。
為此繁星和吳老闆每人又追加了300萬投資,那錢花的,吳老闆心疼的腮幫子直抖。
但是這錢花的值,效果非常不錯,曹軒看了前期做出來的片花,絕對是國內影視一流甚至是頂尖水準。
不枉他花了幾千萬拿下這家特效公司,好萊塢不敢比,亞洲範圍還是能排得上號的。
當然代價也很慘重,這家被曹軒命名為【光影】的特效公司,每年光是設備維護、技術升級和人工成本,就要耗費幾千萬。
最關鍵的是這幾千萬花了,不一定能接到活。
《倚天屠龍記》這單,已經是光影特效公司近半年來的首個影視大項目,其他都是零零散散的小活,利潤微薄。
曹軒之所以能以幾千萬人民幣的價格,低價收購這家還算規模不錯的特效公司。
不是人家老闆傻,是老闆快破產養不起了,接不到活,還嗷嗷砸錢,不是每個人都像曹軒這樣擁有現金奶牛的。
即便是曹軒,養這麼一個吞金獸其實也有點小心疼。
不管是繁星院線還是繁星影視城,都是砸錢項目,但是能看到光明未來,還有不動產可以升值,唯獨這個特效公司可能賺不了錢,還有很大幾率會賠。
但就像前面說的,有些事不能光考慮賺錢,有些事即便是賠也要做。
不投入就永遠得不到屬於中國的特效人才,技術永遠受制於人,中國影視就得不到長足發展。
目前來說,由於國內的技術水平不足,以及設備引進原因,光影公司暫時留在國外發展。
但是曹軒會派國人前去學習,後續時機成熟,再把公司總部遷到國內,完成借雞生蛋。
曹軒自信《倚天屠龍記》的服化道,不次於張大鬍子金庸劇,外景的遜色可以用動作+特效的打戲彌補。
而《倚天屠龍記》更有一個很關鍵的優勢,那就是劇情節奏。
坦白說,大鬍子金庸劇除了少數兩部,絕大部分都有劇情拖沓,節奏慢的感覺。
觀眾會覺得角色廢話多,劇情進度慢,脾氣急一點的會覺得燥,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忍不住轉台。
而《倚天屠龍記》承襲了港版金庸劇的部分優勢,節奏快,角色廢話相對不多,劇情進展快。
一步一步的埋扣子,尤其是張無忌從崑崙山出山,簡直是一路高潮,直到冰火島才下降,但緊接著少林大會又把節奏拉了回來。
或許,這樣並不是特別符合原著,但是高潮劇情能夠牢牢吸引觀眾,支線劇情轉場明確,既不顯得雜亂,還能讓觀眾看懂。
這種劇情安排的優勢,甚至要勝過服化道、外景、動作等方面。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首先是要有一個好故事,其他的是都是為這個故事豐富提高,劇本不扛打,其他方面再好,終歸是走偏了路。
張大鬍子的金庸劇,拋開《天龍八部》這部群像,劇情支線多,齊頭並進,能夠最大程度削減拖沓的缺點。
其他的劇,包括曹軒飾演的《笑傲江湖》在內,都或多或少都有拖沓囉嗦的毛病。
《倚天屠龍記》明年播出,作為金庸劇,註定要和張大鬍子的《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放在一起比較。
後者曹軒並不放在眼裡,但是前者確實是勁敵。
所以曹軒在拍攝時,一直拿《倚天屠龍記》同《天龍八部》比較,不求穩贏,但最好持平或者不被甩太遠。
………
而在曹軒緊鑼密鼓拍攝《倚天屠龍記》的時候。
7月份,周杰綸終於推出了第三張專輯《八度空間》。
在承襲了上一張專輯《雙截棍》等歌曲的火爆出圈之後,小周在兩岸三地都積累了足夠的人氣和知名度。
《八度空間》一出,讓小周之前的積累隨著這張專輯迸發出來。
彼時,任賢奇已經不復當年,謝風淡出歌壇,並且負面新聞纏身。
這兩個前兩年風光無限的頂流歌手,已經漸漸不是正在火速崛起的小周對手。
唯一能壓住小周的曹軒,兩張華語專輯已經發售半年之久,熱度明顯下滑。
而英文歌曲畢竟在國內不是母語,拋開曹軒的人氣以及《chris tsao》本身的成就光環加成,幾首英文歌曲在國內音樂排行榜並不算特別吃香。
或許能到前十甚至是前三轉悠一圈,但是想像曹軒哪些華語歌長期穩定的霸榜很難。
一些音樂排行榜也有相關的規則,雖然不至於打壓英文歌,但資源方面相對會更傾斜一下華語歌。
國內的音樂排行榜絕大多數是以電視電台點播為主,如果平台拉偏架,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除了少部分小榜單登頂,曹軒的英文ep《chris tsao》的三首英文歌,在國內權威音樂排行榜最高也就是《natural》的第二。
不過榜單成績不算突出,銷量卻相當不錯,很多都是曹軒歌迷、國外音樂愛好者收藏或者想聽歌學英文之類的學生等。
整體銷量數據雖然比不上曹軒的華語歌曲,但也沒有遜色太多。
這是曹軒可以理解的,就像他的華語歌不可能進入美國公告牌,英文歌在國內可能有不少受眾,但肯定比不上華語歌。
各有各的主要市場,曹軒也不會特別強求,能夠造成一定影響就不錯。
而現如今在排行榜上,曹軒在榜的歌曲不多,排名最高的是世界盃主題曲《waving flag》的中文版《旗開得勝》,幾個權威榜單基本處於前三。
這也是近兩年來,曹軒難得的「虛弱」時刻,也是周杰綸最佳上位時期。
小周和背後的阿爾法公司很珍惜這次機會,他們很明白,小周現在和曹軒不是一個量級的。
如果曹軒下場,小周現在別說正面迎敵,能不堅持不潰敗已經是莫大勝利。
曹軒把整個華語歌壇壓著打了好幾年,自己成功封神,也給所有華語歌壇從業者心裡蒙上了一層難以去除的陰霾。
幾乎所有老歌手發歌之前,都要不由回味一下被這個男人支配的恐懼。
所以,小周他們更覺得應該抓住這次難得的空檔,儘可能的收割歌迷和影響力,上位登頂天王。
等下次曹軒再出華語專輯,雖不奢望勝利,但起碼不像現在這樣毫無還手之力。
小周此時已經是亞洲小天王,本以為曹軒不出,沒人可以壓得住他。
卻不想歌壇神仙遍地,想學大哥霸榜不是這麼簡單的。
此前,「車底戰神」阿杜爆紅,5月份國產版阿扎爾楊昆推出《無所謂》。
這兩位靠著獨特的唱腔,一度成為各大模仿達人秀的必備模仿對象,各種節目中一個在車底,一個無所謂。
而緊隨其後的6月份,信樂團推出了神曲《死了都要愛》。
這首ktv第一廢嗓神歌,無數人不會唱,扯著嗓子也喊了十幾年,並憑藉撕心裂肺的高音讓人印象深刻,短時間內紅遍大江南北,一度殺到排行榜榜首。
此外,劉天王推出了代表作《練習》,王力紅和盧巧音的《好心分手》,也都算是年度爆款。
老牌天王、高音神曲、偏門代表、新生代頂流,個個都不是好惹的善茬,哪怕是曹軒在這,也得費番功夫。
而小周雖然能和這些歌打個有來有回,畢竟還未至巔峰,想全面碾壓,難度太大。
這也無形中暴露出小周和曹軒之間的差距,不少人討論周杰綸能否有資格成為下一個曹軒。
有不少贊成票,也有大量的反對票,各種媒體和吃瓜網友吵的熱火朝天,如果現在有微博,每天起碼1~3個熱搜保底。
而當事人之一的曹軒卻很無語,明明這次歌壇廝殺和他半毛關係,為何江湖上卻依然流傳他的傳說。
就不能讓他過兩天清靜日子嗎?
334 不在歌壇,但江湖上依然有哥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