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受挫(1 / 1)
泰武元年夏六月,張衝決意北伐,收幽冀之地。
先是將北伐軍府遷往邯鄲,之後拜右軍元帥張旦為常山太守,鎮襄國。拜前軍元帥丁盛為清河太守,鎮廣宗;拜後軍元帥董訪為中山太守,鎮巨鹿,皆假節。而張沖親將中護軍萬人駐邯鄲。
於是,此次北伐戰略就非常清晰了。
就是三路並發,北攻東守。以張旦、董訪兩路各將兵萬人,從襄國、巨鹿出發北伐,以丁盛屯廣宗,防禦右側漢軍之襲。
各軍調度完畢,張沖親率中護軍前移至襄國,決定以這裡作為突破口。
六月十日,泰平國大軍兩萬進抵房子,兵不血刃破城。
實際上,這多虧於張沖原先在常山地區布置的回鄉挺身隊。
原先趙雲是作為挺身隊迴轉常山地區拉隊伍的,但後來廣宗事變爆發,張沖又將趙雲留在了軍中,好讓他參與此戰再積累功勳。
於是,回鄉挺身隊就由原真定王之後劉惠帶著一干伴當們來做了。劉惠能力果然不凡,回鄉只數月,就靠著人脈和賄賂打通了房子城的關係。
於是,六月十日,當數萬大軍圍住房子後,根本沒費什麼功夫,房子令棗俊開門投降。
張沖接見了劉惠、郭曙、張驤等人,見其果然技藝不凡,於是拔劉惠入左右,令郭曙、張驤入飛龍軍為騎隊將,依舊為全軍先鋒。
在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房子後,張沖令大軍速發常山重邑元氏。
元氏作為廣陽道東西兩分的樞紐,往西可至代地,往東可入燕薊。可以說,張衝要想打下幽冀,這元氏就是必須要攻擊的城邑。
也正因為此邑為敵必取,在原先沮授獻與盧植的防守計中,此邑是重要的一個防禦要塞。
但這是原先,在前面襄國被圍後,常山太守馮巡雖然沒有兵力南下救援,但其內心中未嘗不是期盼著北中郎將盧植能帶大軍南下救援。
但一直到襄國城破,他也沒見到北邊有一兵一卒,甚至連個消息都沒有。馮巡心裡寒,而且更寒的是,沮授在襄國打得那麼好,都不能免城破,他又何德何能呢?
於是馮巡不願意在留元氏,他帶著大部分郡兵直接北上駐節在郡北的九門,這裡位於滹沱河北岸,又在井陘關以東,是天然的防守要邑。
馮巡除了因為此而走之外,也因為在祭祀山神的事情上,他與元氏本地的豪強們關係已經到了冰點。
實際上馮巡也有點後悔,早知道有這一日,又何必為了點錢財就將這些當地豪強給得罪死了呢?
而不提馮巡那邊灰溜溜走,元氏這邊的七家豪強直接裹挾著元氏縣令王翊,操持著一縣權柄,作威作福。
而當得知泰山賊子北上後,他們也不願意放棄基業和富貴,決定在元氏城下死守。
元氏作為常山要地,入燕捷徑,漢室一方自然是極為重視此邑的防務的。
早在馮巡時期,他就和常山王劉暠一起募兵設防。其前後一共徵募營士六百,並在元氏外圍十里營建了六座戍砦。
之後襄國城破,常山國的世家豪強們一片恐慌,紛紛開始武裝部曲,前後一共得兵三千。這人數也是現在元氏城的兵力總數。
其他什麼郡兵早就隨著馮巡北撤至九門一帶了。而此城內的本地豪強就要依靠著三千兵,與城外的六百營士守御元氏,難度可想而知。
泰武元年,六月十二日。
泰平國先鋒部飛龍軍率先抵達元氏城外圍防線。
趁著清晨營兵出砦樵採,飛龍軍主李虎直接趁虛而入。營兵本就力弱又被打個措手不及,大敗。
而後方戍守的營兵們見前方袍澤奔北,毫無戰心,全營棄砦逃竄。飛虎軍乘勝追擊,之後六座戍壁在一個上午就被李虎盡數拔掉,殘餘的常山國營兵抵擋不住,紛紛遁入元氏城。
就這樣,只一個上午,泰平國北伐軍就用一部,就盡拔元氏外圍防線,廓清障礙。
可以說,元氏一方之弱,盡數暴露在泰平國一方眼內。
而那邊,雖在後方九門,但注意力一直關注在元氏的常山國相馮巡,見元氏這邊打成這樣,也是破口大罵:
「彼輩土豪,平日裡與本相好勇鬥狠。本想還真當這些人是個人物,沒成想,賊兵一來,趨避畏葸,抱頭鼠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此後馮巡對元氏這邊再不抱希望,而是在本國第一流豪強張氏的幫助下,厲兵秣馬,整備軍需。同時飛檄盧植,言唇亡齒寒之道理。
而泰平國這邊,張沖率大軍駐兵元氏城下,並未攻城。
而是開始在帳內點將,令各營分掠元氏周圍城邑。這些城邑都處在大軍的側後方,不拿下,自己的補給線就會危險。
於是,張沖令潘璋領兵千人攻欒城,以謝弼領兵千人攻高邑、以王章領兵千人攻平棘。
之後大軍在元氏城下休整兩日,打造巢車雲梯撞車,準備對元氏發起進攻。
也是在這兩日內,常山國內的黃巾殘部和饑民紛紛來到元氏城下投奔張沖。
如今張沖的聲威可以用如日中天來形容。原先乞活於太行山的黃巾殘黨,在小帥孫輕、於毒的帶領下,合殘黨弱民萬人來奔。
而附近的饑民也是如是,在知道軍紀嚴明,為黔首做主的泰山軍到來後,他們也紛紛向這裡匯聚。
河北大亂已經兩年,本就天災人禍,再加上今年常山國又誤了春耕,可以說遍野是饑民,流離滿道。對於饑民,穩定時期的常山國還會想著賑一賑,但這會糧食比命還重要的亂世,誰都幫不了他們。
於是,他們只能將希望放在那位替天行道的沖天大將軍身上。
他們並不知道此時的沖天大將軍已經成了泰平國主,還是以過去的名號來稱。但不管泰山軍叫什麼,那份為民立命的心從未改變。
面對絡繹不絕的饑民,張沖一方面以什伍制管理他們,一方面從後方加緊調撥糧草來前線。
而很快,分出去攻略其他縣城的諸多泰山將們紛紛傳來捷報,並往元氏大營輸送糧草。
實際上,常山國在南方諸縣的兵力早就被國相許巡抽調一空。他有感於襄國之戰中,漢軍處處設防,最後處處無防的教訓,決定將全郡兵力匯集一地,做長久扼守。
所以如欒城,高邑、平棘等縣的兵力早就一空,各城只有日常百人巡守用以維持日常治安。
而當潘璋等虎狼將帶領精兵千人出現在城外後,最後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城土豪或早就聞驚竄逃,或遠避藏匿,剩餘的也將家中錢糧盡輸軍中,換回了平安。於是,三城不戰而克。
此外,王章在攻破平棘之後,遇到了從巨鹿北上的董訪大軍。此刻,他們也陸續拔了癭陶、楊氏,正向著下曲陽一帶進發。
他們將按計劃攻破下曲陽,然後在此地等待下一步軍令。
與此同時,飛虎、飛龍、飛豹三營飛騎也繞過元氏城,迅速北上,試圖襲破滹沱河南岸的重邑真定。
在那裡,他們將會和後軍元帥府分來的兩千步兵匯合,一道對真定發起進攻。
正是在這種捷報頻傳的時候,張衝下令對元氏發動進攻。
在經過充分準備下,以中護軍為中堅的精兵在攻城的一個時辰後就站上了元氏城頭。
泰平軍中護軍幾乎都穿戴著全身鐵甲,一旦立在城頭,就如礁石一般。隨著一面面漢軍將旗被砍破,在三呼萬歲中,泰平軍拿下元氏。
元氏既破,張沖也不休整,留李武一部戍守整理,大部繼續北上,準備與前鋒軍匯合。
但就在路上,張沖得到前方軍報,以李虎、徐晃、奚慎、張英、李先為首的五部先鋒軍在真定城下受挫。
雖然兵力折損並不多,但對於北伐以來一路捷報的形勢無疑有巨大的影響。
彼時,當董訪軍攻破空虛的下曲陽後,對面就是滹沱河,河對岸就是中山。
此時的中山群龍無首一片混亂,但在得知泰山軍北伐後,位於南部諸縣的幾家土豪勢力依舊聯合到一起,共同防禦滹沱河。
而董訪見滹沱河水面寬闊又無舟師橫渡,再加上看到對面河防嚴密,不敢孤軍深入。於是,就暫留下曲陽整軍。
後面,董訪得大本營飛軍緹騎送來軍報,令其分兵一部沿著滹沱河西進真定,在那裡和飛龍、飛虎、飛豹三軍匯合,一同進攻真定。
隨後,董訪便令左軍校尉張英、副尉李先,帶領所部兩千吏士西進真定。
六月十四日,張英、李先部抵達真定城東。
此時,飛龍、飛虎、飛豹三軍已經將真定城外城砦盡數拔除,只留下真定城等待張英、李先來攻。
初時飛龍、飛虎、飛豹三軍還不忿,覺得自己費了半天功夫,讓後軍元帥部的崽子們摘了桃子。
但等張英、李先部真的攻城的時候,三將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原來此時的真定令並不是一般下僚,而是一個叫孫瑾忠義之士。
此吏現在還無太大聲名,但在歷史上,此人後來屬幽州牧劉虞麾下,在劉虞被公孫瓚殺死的時候,此君忠義奮發,對著公孫瓚大罵不止,最後與其主一併死於刀下。
真定的對岸就是九門,也就是此時常山國相馮巡的駐節之所。可以說,真定就是九門在河對岸的橋頭堡,位置極為重要。
於是,馮巡舉孫瑾為真定令,以其忠貞奮勇來死守真定。
真定本就是大邑,是常山國內少有的萬人大城。而且隨著襄國城破,常山國南部的很多世家都紛紛撤到北面真定,更是使得真定城內人口一度到達兩萬人上下。
如此充沛的人力資源,再加上對泰山軍的恐懼,孫瑾得以大肆擴張兵力。
而且為了絕了真定城內這些逃難來的世家豪強的潰逃之心,孫瑾一面將城四門封上,一面奏請河對岸的馮巡,請其下令,凡過河者,悉殺!
馮巡沒想到孫瑾如此決絕,最後感其忠義用事,便准奏此令。並專門抽調了一支兩千人的巡河軍,日夜遊弋在滹沱河,射殺有敢潛渡過河者。
在絕了城內後路後,孫瑾奏請邊將田楷為將,將城內兵力統一划歸田楷。
孫瑾早就對這個同鄉人有很深的了解,知道田楷是一悍將,於是就請馮巡那邊讓盧植放田楷南下守真定。
孫瑾等人早就清楚,原先常山國的這些地方長,幾乎都不習兵事,即便有一二個能忠義的,最後因為能力問題,還是不免城破身死。
所以孫瑾乃飛檄盧植,准田楷入城協防,充實真定防禦。
田楷此刻在幽北軍團中還是一名中級軍官,只統兵百人,根本想不到自己的同鄉孫瑾會將主意打到自己頭上。
但田楷需要這個機會,此時的他寂寂無名,急需要一場硬仗來揚名。於是,在獲得盧植的同意後,田楷率領本部兩百人,並盧植送來兩百人,湊齊一部揮師南下。
六月十日,常山國房子城陷,六月十二日,元氏城告急。而在當天,田楷就率領本部北兵四百人抵達真定,並從搖籃上縋入城內。
田楷一入城,孫瑾就將城內軍事悉委之,令城內文武自他以下,一切戰守事皆聽田楷節制調遣。凡不遵調度者,按軍法行事。
如此,田楷臨危受命,感孫瑾知遇之恩,決與城共存亡。而孫瑾也與真定眾世家豪吏一道,與田楷面西南而立,斬雞頭,歃血為盟,以同生共死。
田楷接管真定後,先令本部北兵縋城而下,將城外民居草市盡數焚燒。他知道這活只有自己麾下這些外兵能幹,本地兵是不願意乾的。
從來燒人房屋,毀人草市都是遭人恨的事。
但田楷也沒辦法,真定作為北方的通衢大城,從幽州、并州、青州的商旅都要從這裡過,這裡也成了北方有數的商業大邑。
所以不光真定城內人口多,就是在城外也有大片民居蝟集,這些都是供應給商旅夜宿之用。
而田楷入城當日就發現了這裡的弊端,一旦這裡為泰賊踞為巢穴,得藉以攻城,必然會成為城防弱點。
於是,田楷將城外屋舍盡數焚燒。
然後他又料兵,共得兵五千。其中他在東南四北四門,各安排千人守御,他則帶著本部並多餘千人,駐防在城內,充當機動。
而對於這一切,剛剛趕到的張英、李先二部卻並不清楚,他們自北伐的一路,破城毫無費力,只認為自己牛角一吹,戰鼓一擂,麾下兒郎一衝,這真定就拿下了。
隨後,他們就在真定吃了大虧,負責主攻的五百兵遭受了真定城內恐怖的箭雨打擊,最後丟兵百人,無奈撤退。
別看才死百人,但自北伐以來,他們後軍元帥部拿下了整個巨鹿北部都沒死這麼多,而在真定,一戰就達了這個數。
這個時候,二將才知道,這真定不好打!
於是,乃結營罷兵,等候大本營下一步軍令。
月票走起呀家人們,沖。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第四百一十章: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