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不教雙眼識玄都(1 / 1)
少年讀書自立,頗有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的氣節。
因此為家務操勞,縮衣節食,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亦沒有自怨自艾。
只是自半月前,他天天晚上都夢到一個情景,好似有一座山,山很高,團團雲霧繚繞,其間有一個高台,明月如水,披灑在道人身上,幽遠飄渺。
他就坐在道人底下,那道人化出一面水鏡,上面居然有一家子其樂融融的情景,其中一個美貌少婦和一個儒雅男子,帶著一個幼兒,過得極為幸福。
直到後來,那男子有一天得了暴病,很快就逝去。
婦人最後亦改嫁他人。
種種場景,如露亦如電,變換極快,到後來幼兒漸漸長大,分明就成了他自己的模樣。
偶爾一夢還算不了什麼,連續半月皆是如此,少年不得不心生疑惑。
對應種種,加上近日在鄰裡間旁敲側擊,心中有了猜疑。
只是他性情沉穩,沒有表露。
今日如往常一樣,做完手上的活計,才從從容容入堂詢問母親。
他之前毫無異樣,突然發問,王氏自然掩飾不住,眉宇間生出異色。
王氏見到少年不急不迫,十分鎮定,心想到:到底是他的種,即使長在尋常人家,這份氣度風采,亦不是鄉野小兒,可以比擬。
她說道:「你既然聽到了什麼風聲,那我也不妨告訴你,你本來姓周,名元亮,遠祖周斌還做過大夏朝的宰相,數百年來你周家敗落。直到你高祖周秦的時候,在關中清水縣做了縣丞,定居那裡。你祖父、你父親亦在清水縣,你生身母親生你時難產去了。後來便是我嫁給了你父親周宏文,後來因為一些事故,不得不舉家搬到這蜀中,只是在你兩歲的時候,你父親就得了急病走了,他走之後,咱們孤兒寡母,無依無靠。只好帶著你嫁給了朱家。」
王氏說來簡略,落在周元亮耳中,不吝於九天霹靂,原來夢中所見,無一不是真的。
當然他也沒看到王氏拋棄他沒有成功的那些事,王氏自己也沒說。
他只知道王氏雖非他生~母,卻帶著他改嫁,著實難得,這份恩情,這份養育之恩。重於泰山。
同時亦知道自己不是朱家的子孫,更不知如何自處。
他心中傷感,戚戚之情。王氏亦能感覺到。
當時即使有拋棄他的心思,可是這麼多年下來,早就將對方視如己出了。
周元亮默然而退,第二日終於做了決定,說要外出遊學。
王氏心裡知道留不住,也隨他去了。
周元亮孑然一身出了朱家,只感覺天地茫茫,無一可容身之處。
他想到了那座山,山上那個道人。
到底他是有根性的人物。心中隱約知曉恐怕那道人跟自家干係不小。
他讀書過目不忘,仔細回憶那山情景。以及山中草木,對應從前見過的荒經。發現那山極有可能是五台山,起初又叫做太乙山。
只是這一路千山萬水,他不過十二三歲,要去那裡,可謂艱難險阻。
他心中不免道:「亦未必是那裡,怎麼能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就千山萬水而去。『
心中另外一個聲音道:「你已經破家出門,難道就這樣灰溜溜回去。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他長在蜀中,當然耳濡目染下,知道大儒彭端淑的《為學一首示子侄》的故事。
那篇文章講道:蜀中有兩個和尚,一窮一富。
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要到南海,怎麼樣?」富和尚說:「你憑藉什麼去南海?」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瓶子和一個飯缽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幾年來一直想要僱船順江而下,還沒能夠去成呢,你能憑藉什麼去南海?」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把這件事告訴了富和尚。
蜀國邊境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的路,富和尚沒有到南海,窮和尚卻到了。人們立志求學,難道還比不上蜀國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周元亮此去即使找不到那位道人,但是一路遊歷過去,行萬里路,對胸中見識豈無增長。
他心念及此,豪情頓生,不禁折下一根樹枝,在前面一處空地寫到:
孩兒此去別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何處不青山。
雖然是前人舊作,卻符合他此時此刻心境。
此事在後世亦廣為讚頌,直到將來,周元亮被譽為: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皆從今日開始。
數月之後,周元亮到了五台山附近的白石鎮。
這山腳之下,極為繁榮,他還發現家家戶戶都供奉著一個道士畫像,跟夢中所見道人一般無二。
他已經知道這山上住著神仙,有人據五台山的古稱『太乙山』,將那位神仙稱作——太乙混元祖師。
聽太乙混元祖師講道,走出去的弟子不計其數,這方圓百里,近十年來更是風調雨順,安平樂道。
周圍百姓淳樸,佳佳供奉,直如萬家生佛。
只是數月前太乙山降下一道仙濟,從山腳到山頂,只得一條路,那是一條石階,據傳共一萬八千級,只有走得上去的人,才能聽講。
那石階亦是奇怪,一千個人中都未必有一個人能從此路上山,還有些武林高手或者練氣士不信邪,用出騰挪輕身的法門,結果還沒到山頂,就摔了下去。
輕者傷筋動骨,重者粉身碎骨。
到底還是有些人能通過,別人去問。倒是沒有人敝帚自珍,只是道:有志者,事竟成。
說了卻等於沒說。
第二日周元亮試著去爬那石階。走到十分之一,便恍恍惚惚。似乎來到一個戰場,他是一個士兵,正拿著一桿大槍,和敵軍搏殺。
他勇悍無比,每戰必先,大傷小傷無數,最後卻活了下來。時光荏苒,他也成了一個大將軍。擁軍邊鎮,最後沒有等到封侯,卻等來了一杯御賜的毒酒。
含~著虎淚,飲下毒酒,天暈地轉,居然又到了山腳下,一身大汗淋漓。
被冷風一吹,打個機靈。
此時煙霞如染,那太乙山腳下,土質偏暗黃。晚霞一落,登時如雲霞臥地,十分迷人。
周元亮沒有被景色吸引。只是渾身一點力氣都動不起來,躺在草地上。
不禁吟道:「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小郎君,飄然出世矣。」
有人朗然一笑,珠落玉碎亦不及其笑聲動聽。
周元亮循聲而望,看其人長發披散,隨意搭在肩上,月白衣袍。點塵不染,面如冠玉。顧盼神飛。
他一路千山萬水所見,無一及得上此人風采。
他猛地起身。恭恭敬敬抱拳道:「不知君乃何人?」
那人笑道:
「坐臥漫看白雲浮,不教雙眼識玄都;
乾坤許大無名姓,疏散人間一丈夫。」
其詩情飄逸,非灑脫之士不能為之。
他又躬身一拜道:「請問高明貴姓?」
那人道:「你認得我,名字也是我取的,如何到面前又不識得,該打該打。」
不知這白衣出塵之士,從何處拿出一塊玉如意,往他後腦勺敲了三下。然後背著雙手,施施然走上石階。
周元亮不明就裡,忽然醒悟到剛才明明就是那太乙混元祖師,夢中所見的道人。
只是他一見祖師就被其風采吸引,雖然周元亮才高智絕,在那時候,也想不起來其他的事情。
此刻醒轉,卻已然錯過。
他心中追悔,突然又想到:這祖師敲我山下豈非另有深意。
這山中石階每天都有人來爬,剛才李志常出現,許多人都認得,只是不敢上前打攪。
便有指著周元亮道:「這人糊塗,剛才祖師當面,卻不認得,還挨了幾下。」
周元亮聽到這些人指指點點,反而平靜下來。
時間越晚,留下的人越少,加上夜冷風露重,其他人都離開了,等著明日再來。
月出東山,不知不覺間就到了三更時分。
周元亮見得四下無人,雖然又困又餓,還是強行邁開步子,往石階走去。
之前太乙祖師用玉如意敲他三下,走上石階,分明就是讓他三更再試。
他自忖打破盤中之謎,奮力再去一試。
這一次爬上石階,倒是沒有什麼幻覺,只是雙~腿似乎有千鈞之重,越到後面越邁不開腳,只是憑著一股子堅韌不拔的心氣,堅持下去。
到了最後看的石階盡頭,就在眼前,突然腳底一軟,從上面滾了下去,他心中驚駭,一路滾下去,都來不及感受疼痛。
最後仿佛掉進了一團大棉花裡面,等睜開眼。
只見到松坡冷淡,竹徑清幽。
有詩為證:
月明清露冷,八極迥無塵。
深樹幽禽宿,源頭水溜汾。
飛螢光散影,過雁字排雲。
正值好時候,應該訪道真。
前面一個小院,院門半開,還有些許香氣傳來。
他從那麼高的地方摔下來,出了渾身疼痛之外,居然還能活動關節,爬了起來。
周元亮正要進門去,突然想到自己如此狼狽,如何見得這太乙混元祖師。
他便到那清泉邊,捧著那冷徹骨的清水,一洗風塵。
雖然渾身發抖,卻沒有那麼污濁不堪了。
他才試著入了小院,但見得裡面雕欄玉砌,還擺上了一桌酒席,熱氣騰騰,香氣四溢。而那狀貌如青年的祖師,盤膝而坐,背著他呼吸均勻。
他此刻又凍又餓,幾乎就要撲上去,享用酒菜。
周元亮還是忍住了,恭恭敬敬參拜祖師,同時自報姓名。
可是一點回應都沒有。
倒是那酒菜香氣,一點一點往鼻孔鑽進來,勾得他饞蟲大動。
周元亮還是紋絲不動,仿佛成了雕塑。
不過多時,那祖師悠然醒轉,轉過身看著他,笑吟吟道:「還認得我不?」
周元亮跪倒在地,道:「多謝祖師指點身世,余粉身碎骨無以為報。」
李志常輕輕抬手,便有一股大力扶住周元亮,同時周元亮不知為何,四肢百骸升起一股暖流,將這些時日的疲累,勞損,似乎一下子都掃除乾淨。
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這倒不是李志常的作用,而是剛才他在門外清洗時,那一股清泉,乃是此山地脈匯聚,滋陰補潤,直到此時被李志常法力牽引,現出了效力。
因為他疲累至極,全身上下更是如饑似渴,將那靈泉效力,如海綿般吸納。
那一桌酒菜已經消失不見,可是周元亮半點凍餓也無。
他暗道仙家手段果然不同凡響。
李志常道:「叫我伯父吧,我跟你父親是舊相識,你這一路千山萬水過來,我都看在眼裡,貧道有千般大道,無窮法術,但歸根結底,可分成三類,你可選一種學之。」
周元亮沒有露出欣喜神色,一路磨難過來,更加淡然。
他恭恭敬敬對著李志常道:「不知伯父有哪三類絕學?」
李志常道:「你能到此處,自是有緣,我且細細說給你聽,第一類便是那往聖絕學,學了沒有任何神通、法術,卻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第二類是便是諸般妙道,學之可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快意恩仇,笑傲神魔;第三類便是打坐參禪,心中安定,有朝一日,見性明心,可以立地成佛。」
周元亮毫不猶豫道:「我選第一種。」
李志常一笑道:「你這一路所見,強梁不少,為何不學那快意恩仇,替天行道?」
周元亮遲疑道:「若非世道不太平,也不會有那麼多盜匪滋生,就是有劍仙手段,也除不了根。」
李志常又道:「既然如此,你又為何不求諸佛門廣大之法,渡人渡己,使人向善?」
周元亮摸了摸頭,不好意思道:「弟子還想為周家留下香火。」
李志常不置可否道:「入我門中,不忌婚娶,你拜在我門下,一個阿羅漢還是成得的,宣揚佛法,勸人向善,也很簡單。」
周元亮道:「弟子還是選第一種。」
李志常正色道:「第一種既不能長生,更沒有神通,看在你父親面子上,你現在後悔,還來得及,一旦選中,再無反悔餘地。」
周元亮沒有半分遲疑道:「弟子不悔。」(未完待續。)
ps:感謝冰雪為卿的588賞以及已逝青春殤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