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二十一 郭某人不介意把南書房變成自己的影子內閣(1 / 1)
除了像寫信一樣的寫奏摺,這幫傢伙還會變著法兒的往京城送東西來討好郭鵬。
比如郭鵬雖然生活樸素,但是喜歡吃肉,雞肉豬肉羊肉馬肉驢肉無肉不吃。
除了牛肉因為明令禁止不准吃之外,他幾乎沒什麼肉是不吃的。
所以很多地方官員就會選擇將當地一些質量很好的產肉牲畜往京城送,當做貢品獻給他。
比如豫州飼養的很不錯的雞,青州徐州的海產品,兗州培育的用家豬和野豬雜交生出來的雜交豬,還有漠州的羊和馬。
除此之外還有益州的井鹽,有荊州和揚州的柑橘、甘蔗,江里的鮮魚等等。
郭鵬派人去調查,得知為了個自己折騰這些貢品,地方官員會把這些事情往下攤派,一層一層攤派到底層,給底層百姓帶來很大的壓力,於是全面叫停了貢品的運送。
他想要什麼東西,會從內廷派人出去,帶著錢去當地採買,然後再從當地趕回來,不要地方官員送。
他自己派人帶錢去買,成本由內廷來承擔,以此減輕底層百姓需要承擔的種種徭役負擔。
饒是如此,被皇帝喜歡的東西也會在當地和洛陽興起,成為人們喜歡的東西。
所以出於各種理由,總是會有地方官員借著各種名義把當地的新鮮玩意兒往宮廷里送,三令五申讓他們不要做這樣的事情,卻依然攔不住這些官員以私人名義討好皇帝。
自然,這也是皇權的彰顯。
能讓官員想盡辦法討好自己,不正是可以證明自己的權力是多麼龐大嗎?
正如同通過奏本制度直接和群臣交流,這本身也是皇權的體現。
很多皇帝想都不敢想這樣的事情,他甚至做到了,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不行,該抱怨還是要抱怨,該減負還是要減負。
他有限的精力必須要在應該使用的地方使用,怎麼能和這幫馬屁精互相尬聊浪費時間呢?
但是這部分奏本是皇帝和臣屬之間交流的通道,他作為皇帝是有必要掌握在手的。
這個時候,不在身邊的內閣就不能參合進來,而近在身邊的南書房的侍讀們便可以用在這個地方。
有些他不樂意處理的問題,他不樂意回復的奏本,都可以讓這群侍讀幫著處理,反正都在眼皮子底下,和他就隔著一扇門,處理起來還是相當簡單的。
隨時問,隨時查看,隨時監督,這種近距離交流處理問題的方式,郭鵬在冀州的時候曾經使用過。
當了皇帝以後,要和臣子有些距離,所以這樣的方式就沒有繼續延續,不過這種需求對於郭某人來說還是相當必要的,南書房的設立也是為了滿足郭某人直接掌控臣子的需要。
兩個人肯定是不夠的,之後還要繼續添加,至於添加誰進來,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
先讓這兩個人試著運行看看,看看這個模式怎麼樣。
要是好,郭某人不介意把南書房變成自己的影子內閣,和真正的內閣打擂台,侵奪內閣的權勢,避免內閣侵占皇權。
諸葛瑾和龐統大概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們大概只是想到了接近皇帝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所以欣喜若狂,每日很早就來南書房當值,伴隨皇帝身邊。
郭鵬讓他們去給奏本分類,再把一些溜須拍馬的奏本拿去,按照郭鵬交給他們的【樣本】格式去回復。
也就是【朕知道了】【朕了解了】【朕不需要】【勿復多言】之類的。
剩下來一些真正重要的國事才會交給郭鵬,由郭鵬親自決斷。
這一階段里,兩人也是充分了解到了郭鵬日常政務之繁忙,有些時候忙到深夜裡他們也回不了家,郭鵬也一樣沒有入睡。
這樣大概半個月之後,郭鵬詢問龐統和諸葛瑾,覺得在南書房當值如何。
「陛下政務繁忙,為國操勞,十分辛苦,臣等也為陛下感到疲累。」
龐統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真的很累,很多事情,根本忙不完。郭鵬點了點頭,頗為感慨。
「政務之多,是永遠也不可能處理完的,所以我平常也只能忙裡偷閒,可要是政務實在太多,忙裡偷閒都不能,從早到晚都要坐在這裡,這下子你們兩個也給累壞了吧?」
「臣不累。」
「為陛下辦事,是臣的榮幸。」
兩人的政治覺悟很高。
「別說什麼榮幸之類的,這種話沒意思。」
郭鵬搖了搖頭:「累是一定的,而且總不能一直這樣累下去,我身邊的確需要更多像你們這樣的人,為我分擔政務,入值南書房。」
龐統和諸葛瑾互相看了看對方,開始隱約察覺到南書房這個特殊的存在有點不一般。
當然不一般。
只是他們說不上來哪裡不一般。
之後,郭鵬從內閣里選擇了徐庶、石韜兩人。
讓他們一邊掛著內閣的職位,一邊進入南書房當值,協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為龐統和諸葛瑾分擔職責。
徐庶和石韜與諸葛亮是同時進入郭魏政權的老資格人士,內閣草創時代就在內閣任職,至今超過十年,兩人已經各自成為群輔之一,身兼重要的職責。
徐庶和石韜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被皇帝要求來到南書房當值。
四人互相協商,總要保證每天有兩個人在南書房陪伴皇帝一起處理政務。
到延德九年的十一月份,郭鵬又從內閣、九部、參謀台等多個部門抽調了合計十一名資歷不等的官員,有高官,也有剛剛成為官員不久的小官兒。
唯一相同的是,這些官員都是身家清白沒有背過處分,在歷次政治風暴里都全身而退。
只有這樣的官員才能得到進入南書房當值的機會,陪伴皇帝處置政務。
他們都有一個南書房侍讀的名頭,但是具體的身份依然不變,還是在原先的部門內工作、升職,只是輪到去南書房當值的那一天,不在官署里上班,僅此而已。
硬是要說有什麼不一樣,那就是和皇帝見面的機會多了,總是能和皇帝相處,感受到皇帝的存在,也讓皇帝感受到他們的存在。
隨著時間的緩緩流逝,南書房這個名字在洛陽官場開始緩緩流傳起來,很多人都聽過南書房這三個字,但是並不知道南書房意味著什麼,代表著什麼。
但是羨慕是肯定的,因為南書房侍讀可以近距離接觸皇帝,基本上每兩三天就能和皇帝見面、相處,聊天,讀書,或者討論政務。
亦或者,代表皇帝去內閣,去九部,傳達皇帝的命令。
而皇帝也有些時候讓他們代替自己起草詔書,然後直接送到辦事部門去了。
高官顯貴們很快也注意到了南書房的存在,注意到了南書房侍讀這個群體的存在。
這個部門沒有固定駐地,沒有建制,沒有官署,只是一個皇帝的書房,皇帝在這裡工作讀書,讓人陪同,就那麼簡單。
儘管如此,因為這群人距離皇帝很近,為人所關注、羨慕,並且通過各種渠道打聽進入南書房成為侍讀的條件與可能性。
所有人中,只有曹操和王粲兩個人覺得情況有點不對。
一千二百二十一 郭某人不介意把南書房變成自己的影子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