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燧發槍(1 / 1)
李棟的童子軍們還在艱苦卓絕的訓練著,而李棟卻有個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做,由於李棟完全不了解古代的戰爭方式,並且李棟的古文的識字程度致使李棟不可能去學習步兵、弓兵、騎兵之間如何配合。
更重要的是李棟知道歷史的進程,火器必然完全取代冷兵器。
那麼李棟的童子軍也只能是一隻全火器部隊。
張永從神機營領來了幾個最好的火統手,李棟帶他們來到靶場進行實彈射擊。
李棟仔細的觀察並叫人記錄。
火統槍手們首先用一個牛角製成的藥筒,將火藥池裝滿引火藥;然後將一個小木管內的火藥裝入槍管;再從隨身攜帶的彈藥袋裡取出一粒彈丸,然後在從帽子裡取出一片布包上彈丸,一同裝入槍管;用送彈棍將彈丸和布條同進;最後取出燃著的火繩,拴在槍機上。
整個過程速度最快的是一個叫趙明德的火統手,他幾乎每分鐘可以射擊一次,可這遠遠達不到李棟的要求。
在有戰爭壓力的情況下,能保證三分鐘兩次就不錯了。
這種槍射擊步驟繁瑣,幾乎沒有射擊精度,射程在100米左右,李棟知道這種火槍應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火繩槍。
李棟測算過,騎兵加速衝鋒100米大概需要10秒左右。而弓箭手在70米左右就可以殺傷敵人,所以為了保證士兵的安全一定要在100~70米之間大量殺敵,可就算是用三段射的方法火繩槍也太慢了。
而且兩個火統手的間距太大了,由於要保障火繩的長度,避免互相影響,他們之間最少要間距1米左右。
最重要的是這種火槍對天氣要求很高,而李棟需要李棟的部隊全天候24小時都能夠作戰,李棟要是全裝配這種火統,上了戰場那就只能是送死了。
嘿嘿。。。幸虧李棟還練過,不得不說監獄真的是一個好地方,那些傢伙幾乎什麼都會造,有人教過李棟怎麼自製手槍,當然出於興趣李棟還上網查了一下,手槍李棟現在是造不出來,但是造個燧發滑膛槍玩玩還是可以地。
於是李棟開始從大明帝國的兵仗、軍器局挖人。這並不廢什麼事,工匠們在這個時代並沒有李棟那個年代工程師的待遇,能讓他們吃飽飯已經是主管天大的恩典了,他們毫無社會地位。
而且鑑於李棟的身份,來的都是兩局裡最好的工匠,這些人以一個叫吳二的老頭為首,據說這兩局裡的好手們大部分都是他的徒弟。
大概來了30多個工匠,李棟還順便把他們的家屬都接來了,讓人可憐的是這些工匠幾乎都沒有什麼家屬,大概接來了20多個家屬。李棟把這些人一股腦的都塞進了李棟個人的武器作坊。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我的人,你們將負責為我製造火器,彈藥以及維修槍械,吳二暫時為你們統領,他負責安排你們的工作,你們將分為學徒、小工、大工、小師傅、大師傅、統領幾個等級,待遇方面,吃住都算我的,每個人根據等級還要領月薪,絕無剋扣。具體的一會吳二會告訴你們,如果誰能有技術突破,額外獎勵。吳二留下其他人解散」李棟對著這些工匠說
「草民多謝太子爺提拔」吳二跪在那裡激動的說
「別說那麼多,來看看這個能不能造」李棟從懷裡拿出早已畫好的燧發槍的分解草圖
「這個。。。這個草民沒見過,跟以往的火器有很大的不同」吳二死死的盯著那個草圖說
「別說那麼多廢話,能造不??」李棟急切的問
「應該是沒有問題,草民造造看」
「先造一個我看,要快,這個是火藥的配比,以後的火藥全部按照這個配比來,還有火藥配完後碾碎混合加。。。。。最後形成顆粒,妥善保存」
「嗯,讓我想想,對了還有子彈,子彈要用紙殼包好,就是這個樣子,裡面裝上火藥,裝藥量我已經拿火繩槍試好了,先用這個,具體的藥量等你的火槍造好了在說。。。。」
吳二呆呆的看著李棟
「這些。。。這些。。。草民從不曾聽說要如此的製造」
「你聽我的就沒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李棟看著吳二嚴肅的說
吳二撲通就跪那了
「太子爺您吩咐」
「保密,這些技術要嚴格的保密,只要讓我知道外面有人知道這些東西,誰泄露誰死。」
李棟想了想說
「為了防止泄密所有的部件全部拆分,分給不同的人做,學徒我會馬上招來,你把這些人分好組,以後所有的火器彈藥全部編號,那個部分出了問題,找製造人,嚴懲不貸,我的兵不能死在自己人的手上」李棟嚴厲的和吳二說。
「草民定不負太子爺之託」吳二重重的磕了一下頭
李棟回頭對張永說:「讓童子軍開始執勤,封了這座山,沒我的允許誰也不許進出,每天晚上調整一次口令。讓羅祥過來監督製造火器」
。。。
六天後李棟站在靶場上,看著剛剛造好的燧發滑膛槍,槍長一米三,口徑在18毫米左右,重五斤左右。不錯,跟李棟的圖紙上基本一致。
李棟把槍交給趙明德,告訴他操作的要領。
槍手需先用牙咬掉定裝紙殼彈筒的尾蓋,用嘴含住彈丸;然後,將彈筒內的火藥裝入火藥池中一部分,剩下的火藥則先裝入槍管內;然後把用嘴含著的彈丸和彈筒的紙殼一起,裝入槍管內;最後用送彈棍將彈丸和紙殼往下捅到火藥處。
燧發槍的燧石夾在彈簧擊錘上,扣動扳機時,彈簧突然鬆開擊錘,撞擊藥池的金屬片,撞擊的同時打開火藥池的蓋片,產生火花,點燃火藥池的引火藥。
趙明德仔細的聽著,又試驗了幾次,越來越熟練,一分鐘內他至少可以射擊三次,打得他滿臉的興奮。
燧發槍有效殺傷射程140~200米之間,130米以內可破重甲。而且燧發槍在簡化射擊步驟的同時,可以讓槍手和槍手之間的距離無限接近。
但是滑膛槍的射擊精度依舊很低,它的子彈出膛後是打滾前進的,所以你並不知道你射出去的子彈將射向那裡。
英國的陸軍上校在1814曾寫下這麼一段話「。。。如果一個士兵在150碼外被敵人用一支平常的槍打中,那麼他真的是非常的倒霉,如果你想用一支平常的槍射擊200碼的人,你不如改射月亮,兩者打中目標的機會都是一樣的」(旁白哥:一碼等於0.9米)
李棟對吳二說:「槍造得不錯。」
然後對張永說:「這次參與製造槍的工匠每人賞銀一兩」
「謝太子爺恩典」
「先造一千五百架,每一桿槍都要嚴格把關,要保證質量,在槍管下面,再裝一個卡座式的刺刀,具體的圖紙我一會給你。還有再造400架這個樣子的槍,跟剛才的槍有點區別一個就是要有膛線,膛線的畫法是先找一塊長方形的鐵皮上沿對角線畫,然後把這個鐵皮做成槍管內壁就可以了,當然子彈也需要特質,還有槍頭上要有準星」李棟仔細的交代吳二
李棟為什麼要造線膛槍呢?因為李棟要建立一個狙擊大隊,這種槍的有效殺傷距離在280米~800米之間非常的接近於現代的步槍。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槍的射擊精度非常的高,子彈出膛200米以內幾乎是沿著直線前進的。
可是這種槍也有致命的弱點,非常的不好裝填,因為線膛的存在,要求子彈和槍管內壁緊密結合,有時候甚至需要錘子砸送彈棍才能把子彈推到火藥處,一個熟練的槍手裝填一次需要三分鐘之多。這種槍只能用來狙擊。
李棟決定把童子軍分為四個大隊,兩個步兵方陣各500人,兩個狙擊大隊各100人,共計一千二百人。
步兵方隊是43乘以4的空心大方陣,也就是說最外一排有43個人,向里一排有41個人,最裡面有39個人,空心方陣的中間有八個人,每兩個人騎在馬上控制一面,一個是指揮官,一個是號手。
為什麼用這麼大的方隊呢,由於古代的騎兵非常的善於側擊,出於這個考慮所以只好降低正面的人數,這樣李棟的方陣即可以實現三段射又可以防備敵人的側擊,而且當正面火力不夠時,可以把背面的那三排調上來。
兩個狙擊大隊中一個大隊作為偵察兵用。另外一個作為李棟的警衛部隊和傳令兵用。這兩個大隊會隨時輪換。
在槍還沒有造好前,所有的童子軍們都在一起學習刺刀的使用,刺刀暫時是用長矛代替的,李棟的部隊內沒有長矛兵,所以他們需要靠自己的力量來保護自己。
趙明德和那幾個火統手成為了童子軍的火器教頭。所有的射擊步驟李棟都全部拆解,並叫人畫上了圖畫,貼在每個營房內。他們每天都要不停的練習這些步驟,李棟希望通過嚴格的訓練培養他們的射擊速度。
畢竟戰爭就是為了追求最大的殺戮。他們射得越快,敵人衝到他們面前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個月後,孩子們都領到了自己的燧發滑膛槍,而且每把槍上都有他們自己的名字。
隨槍還有一把刺刀,刺刀按照李棟的要求刻有血槽,李棟想將來李棟的敵人們一定非常的恨這個武器。
然後這些孩子們就開始了實彈射擊訓練。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棟從這些孩子裡面挑出了射擊最快並且身體素質相對最好的組建成了狙擊大隊,這些狙擊大隊的槍換成了線膛槍,每人雙槍。
李棟從12團營又調來了好幾名夜不收高手來教導李棟的這兩隻狙擊大隊,他們將學習騎馬,偵查敵情,在馬上射擊,在馬上近戰廝殺等等,李棟將把這兩隻狙擊大隊打造成全能型的超級戰士。
每天李棟都和這些孩子們同吃同住一同訓練,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壯了,孩子們也不像剛開始那麼怕李棟了,甚至還幾次他們還聯合起來捉弄李棟,把屬於李棟的軍官餐吃個乾淨,在李棟洗澡的時候忽然一起向李棟潑冷水。
但李棟也感覺得到他們越來越尊敬李棟了,很多孩子會離得老遠特意跑過來向李棟立正敬禮,然後在跑回去繼續干自己的事情。
李棟騎馬的水平也與日俱增,李棟現在甚至可以完全的放開雙手,僅用腿就能把自己固定在馬身上。
晚上李棟在張永的幫助下開始有計劃的翻譯一些書,其實就是把類似三字經之類的啟蒙讀物全部用漢語拼音標註。
李棟不能讓這些孩子們成為文盲,李棟要教他們識字。令人好笑的是在標註的過程中李棟居然也學會了不少的古字。
有時候李棟也想直接教這些孩子簡體字不是更方便,可是李棟仔細的想了想,李棟很害怕李棟的這些孩子們像李棟那個年代的孩子們一樣,李棟那個年代的孩子們不讀古書,為什麼呢?
他們從小學的就是簡體字,所以看古書實在是很麻煩,根本不懂裡面繁體字的意思。上進一點的孩子們會讀翻譯成簡體字的古書,可這些古書都是統治階級希望你讀的古書,不希望你讀到的,他們是不會翻譯的,所以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那些沒有被翻譯的古書中。
就這一點李棟想台灣的教育比大陸要好很多,他們中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讀完了二十四史。
一場大雪之後,冬天在不知不覺中來了,弘治17年就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