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7章:陳執中罷相,已進入倒計時!(1 / 1)
耶律洪基,何許人也?
遼國皇帝耶律宗真的長子,下任遼國皇帝的第一人選。
其甚愛儒學,尤喜宋人文章,宋遼的百姓都有所耳聞。
蘇良提出「邀耶律洪基使宋」之策,並非要以其為質,不過是互保平安而已。
當下的宋遼依舊是兄弟之國。
只要遼國不使壞,大宋便不會做出撕破臉皮的事情。
此策乃是化被動為主動,既未丟大宋體面,又能規避隱患。
接下來,就看遼國如何拆招了。
如果耶律洪基真來大宋,那蘇良也不介意去遼國彰顯一番大宋國威。
當日,趙禎便寫了一封親筆信,稱早聞耶律洪基對汴京嚮往久矣,特邀其使宋。
八月十三日。
河北路主官曾公亮、京東路主官富弼分別上奏。
此兩路多個州縣遭遇霖雨侵襲半月有餘,田地被毀、民宅被淹。
流民已達十餘萬人,且仍在不斷增加中。
大河雖未決口,但水勢也已漫過堤岸。
很多百姓流離失所,紛紛奔向青州、齊州等未有水災之地,引發了一些搶盜之事。
趙禎當機立斷。
立即免除了遭遇水災之地的夏稅,並令三司撥去十萬斛賑災糧。
八月十九日。
河北、京東兩地,雨勢依舊迅猛,受災的人數與日俱增。
久雨不晴,異於常年。
這次水災已算得上近年來大宋出現的最嚴重災異。
就連汴京城近日也下起雨來。
趙禎甚是憂慮。
在內廷設壇祈晴,拒食肉腥,禱告上天,祈求淫雨結束。
而這時。
身為首相的陳執中,本應協調遭遇水災的各個州府,將朝廷的賑災詔令執行到位。
但他突發奇想,召集一群民間的卜相術士,令這些人在城外設壇祈求停雨。
執行過程中,聲勢甚大,然徒有其表。
這些人祈求完畢,汴京城的小雨竟變成了大雨。
不得不說,很是諷刺。
若是陳執中的本職事務做得很好,再做這些旁門左道,官員們還不會說什麼。
但他首相的本職之事都未曾做好,便想以偏門奪人眼球。
那就易遭非議了。
陳執中為相有兩大套路。
其一,只在官家看得到的地方努力做事。
其二,朝廷有大事發生,無論忙什麼,一定要讓自己先忙起來,主打一個勤勉的態度。
這兩個套路,台諫官們早就看透了,但趙禎卻很吃這一套。
諫院左司諫何郯最是討厭民間的卜相術士。
他見陳執中做出此等偏門之事。
當即上奏,以「首相陳執中,無所建明,延接卜相術士」為由,請求趙禎罷其相位。
趙禎看過後,將其奏疏留中不發。
第二日。
何郯再次上奏彈劾。
他緩引「漢朝漢靈帝因災異罷免三公」之事,再次懇求罷免陳執中,以答天意,以慰天下人望。
第一次彈劾,陳執中並未有絲毫緊張。
他深知,自己喚民間術士祈求停雨乃是為天下計,無論是對是錯,官家都不會懲罰他。
但第二次彈劾,陳執中一下子緊張起來。
但凡有天災發生,帝王不是罪己,便是更換宰執,以此息上天之怒。
說白了,天災需要找一個人作為替罪羊,以平民怨。
他這個首相明顯是最好人選。
當即,陳執中便進了宮,其呈遞奏疏,自請去職。
「官家,臣主理中書三年有餘,兢兢業業,事事不敢怠慢,然而近日天降雨災,使得十餘萬百姓流離失所,臣有責,若去臣職便可消雨災,臣願請辭」
陳執中在趙禎的面前,老淚縱橫,哭訴了足足大半個時辰。
這招「以進為退」外加「張美人哭鬧式的訴衷情」,讓趙禎根本無法狠下心罷免他。
當即安慰他了幾句,並稱不會因災異而罷相,便讓其離開了。
陳執中離開垂拱殿後,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他知曉自己的相位暫時保住了。
但也知即使自己是「從龍之臣」,若無新功,早晚都會被罷黜。
其身後的文彥博、吳育、張方平,各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何郯見官家甚是維護陳執中,便也不再彈劾。
他沒想過依靠兩份彈劾奏疏,便能將陳執中拽下馬。
但他也知,這樣的事情出現多了,官家定然會對其不滿,而後罷相。
緊接著。
陳執中在垂拱殿哭訴之事,也不知被誰傳到了民間。
汴京城的百姓向來都不講嘴德。
他們將陳執中稱為「站在朝堂前的張美人」,以哭鬧委屈得君心,實不配為相也。
陳執中的名聲一下子落到了谷底。
這時候。
台諫官們再次彈劾陳執中。
蘇良也寫了一封彈劾奏疏,陳執中心眼倒不壞,只是能力太弱,不足以總領百官。
位尊而力小,實在不堪為相。
不過,陳執中在朝堂還是有一些擁躉的。
夏竦也是拼了力氣為其講情。
趙禎顧念舊情。
再加上河北、京東的雨災逐漸停了下來,才使得他並未對陳執中做出懲罰。
但蘇良已感覺到,陳執中罷相,已進入倒計時。
在朝堂官員扯皮之時。
京東路安撫使、知青州富弼的表現再次令人亮眼。
富弼將朝廷的賑災糧分發於各個州縣,又擇公私廬舍十餘萬間收容災民。
老弱病殘者,皆有糧可食。
此外,富弼還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開山林水泊之利,任民取之。
讓百姓回歸山林,取柴取果取魚取地,此行為易導致百姓聚而成盜,甚至變成黑戶。
一般情況下是不可用的。
但富弼的理由是:大災之後必有大疫,若不讓百姓聚於本地,易造成大範圍瘟疫。
且他對百姓有信心,認為只要官府策略得當,百姓便不會成盜或造反。
趙禎聽過他的理由後,直接答應了下來。
如此一對比,更顯得陳執中缺乏執宰之能。
這一日,遼境,皇宮內。
一名身穿狩衣,年約十七八歲的青年興奮地來到遼國皇帝耶律宗真的面前。
「父皇,今年我可以去汴京城了嗎?」此青年正是耶律洪基。
耶律宗真搖了搖頭。
「朕寫親筆信的本意,本是想要會一會蘇景明,若真是奇才,便將其留在我大遼,沒想到卻被宋國皇帝反將了一軍!」
「父皇,讓我去宋會一會蘇景明吧,若是奇才,我便將其擄回來!」耶律洪基興奮地說道。
「不可去!」耶律宗真面色嚴肅。
他這個兒子文武全才,但瘋狂迷戀宋,甚至還道:願來世生於宋。
耶律宗真深知宋人狡詐。
他不相信耶律洪基能擄回蘇景明,但卻信蘇景明有一百種辦法讓耶律洪基回不來。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