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比利時王國的影響(1 / 1)
第二天,布魯塞爾市長貝特朗·德·摩勒維爾親自拜訪首相的克洛德·蓋蘭的官邸。
貝特朗·德·摩勒維爾在見到克洛德·蓋蘭後馬上把一份比利時境內所有地方和中央政府內所有新教徒的名單給了他。
克洛德·蓋蘭仔細且用了很久的時間翻看這份名單後,眼裡閃過一些殺氣,讓克洛德·蓋蘭沒有想到的是,所有政府重要崗位都被幕後的人安排了新教徒的人員,他們的身份都是有問題的,都經不起深挖。這是國王查理不能忍受的,自己來之前陛下可是特別囑咐過自己的,這是關係到比利時未來的大事。
「摩勒維爾先生,從現在開始你是內政大臣,我會從菲茨羅伊公司抽調一千名經過軍事訓練的安保人員組建比利時皇家警察體系,由你擔任最高警察局長,本來你直接向陛下負責就好,但陛下不在比利時,你臨時向我負責。」克洛德·蓋蘭慎重的說道。
「是,先生」
克洛德·蓋蘭繼續說話,但轉變成了冷漠的語氣說道:「一個月內,收集他們勾結外國人的證據,讓這些人全部辭職滾出比利時。同時長時間內持續秘密的減少比利時新教人員在全國人口中的的比重,引導他們離開比利時,徹底把比利時建立真正的成天主教國家。」
貝特朗·德·摩勒維爾猶豫道:「我們應該通知教皇嗎?讓他任命……」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克洛德·蓋蘭打斷說道:「時代變了,教皇不可能影響到比利時了,摩勒維爾先生,你要儘快適應並且跟上新的政策。」
「好的,先生。我一定會完成的非常漂亮的,您等著看吧。」
貝特朗·德·摩勒維爾想到查理陛下的《比利時獨立的原則性條例文件》裡明確規定:天主教會應該與國家分離,不應該干涉國家的事務,規定教區和教士由選舉產生,而不再由教廷任命,並且由政府統一管理。當然天主教會繼續擁有合法的地位和正常活動,但只是沒有以前那樣超然的地位和削弱了教廷對教會的控制而已。
至於法蘭西本土很早之前就已經演變出脫離教廷也能運轉的天主教管理模式,所以之前的制憲議會才會不顧教廷的反對,有了頒布《教士公民組織法》的底氣。更何況查理一世讓天主教國家增加了比利時和阿根廷這兩個新成立的國家,教皇不寫信誇獎稱讚一番就算了,那裡還能跟查理一世對著幹。羅馬教廷就更干預不了了,這種結果都是從法蘭克時期開始繼承發展和演變的結果。
如果教皇足夠理智,他絕對不會幹預比利時的,現在的教皇庇護六世是最難受的時候,神聖羅馬帝國1781年頒布的《寬容法令》和法國1790年頒布的《教士公民組織法》,都在削弱了天主教的權利,這些他本人都是反對的,但面對這兩個強硬派,反對效果並沒有什麼用。
跟他們比起來,查理一世算是做事比較溫和的統治者了,擴張了天主教國家的數量,這在在教廷看來查理是個堅定的天主教徒,他的國家從上到下包括王后這位新教徒,還有移民們都必須信仰天主教。除了他本人不那麼虔誠之外,教廷找不到任何指責他的地方。
……
……
1791年10月28日比利時獨立的消息迅速傳到巴黎,而巴黎的國民制憲議會於1791年9月30日解散,他的繼承者為立法議會,法國內部的統治主體依舊還屬於君主立憲派。
會議室內,安托萬·巴納夫,阿德里安·迪波爾,亞歷山大·拉莫,三人坐在一起正在為承認比利時王國而簽字,法國軍事力量紐斯特里亞軍團承認了他們,巴黎也只能宣布承認比利時是合法的主權國家地位,畢竟這裡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天主教和講法語,學習法國文化的地方,跟法國本土沒有什麼區別。
很快簽好字後,右側的阿德里安·迪波爾苦笑著說道:「布里索派的發難,他們主張廢除國王和君主制,不停的試探紐斯特里亞軍團的底線,堅定的建立共和國的想法簡直讓人無法理解,對於我們和法國人民來說簡直是災難。」
亞歷山大·拉莫看完報紙上比利時獨立的內容,折了一下報紙放到桌上,嘆了一口氣說道:「拉法耶特和巴伊辭職後,支持廢除國王的人好像越來越多,但因為路易十六承認了強勢和霸道的菲茨羅伊家族,他們都不敢輕易的廢除路易十六。」
「只要我們的尊敬的國王陛下不再亂來,他將會一直都是法國國王,君主制將在法國保留下來,這樣就能很快結束國內的動盪。」阿德里安·迪波爾接過話,期望的說道。
「但願如此……」國民立法議會的主席和之前的制憲議會的重要人物之一的安托萬·巴納夫無奈的說道。
安托萬·巴納夫屬於溫和派,支持君主立憲制的斐揚俱樂部成員,天然的對這位年輕的國王有著好感,可惜他不是路易十六。
也正因為知道查理一世不會是路易十六,所以他們大概不會是一路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安托萬·巴納夫看著報紙上的寫著的法語「比利時國王查理一世,波旁王朝在歐洲又增加一國的統治範圍」,陷入了沉思,這樣的人物面對這些激進派真的會妥協的話,他就不是菲茨羅伊家族最優秀的繼承者了。他看過查理一世統治下的阿根廷王國的制度設計,除了沒有限制君權之外,一切都是是那麼的有效和適合法蘭西本土。
同時他也覺得這位年輕的國王屬於自上而下的改革者,同時保證他的王權統治,這樣有所作為的君主是不可能交出權力的。
自己革自己的聖人,這個世界是不存在的……
因為是他從無到有建立了阿根廷王國而成為國王,而不是像法蘭克時代選王議會選出來,被賦予名義上的國王。
菲茨羅伊作為波旁家族的分支,仍然擁有法蘭西的王位繼承權,並且菲茨羅伊家族的勢力遍布歐洲和美洲,而這次查理一世又建立了比利時王國,身上擁有兩個王位,讓布里索派知道菲茨羅伊家族一定不會放棄法國王位的繼承權,這使得支持廢除路易十六的布里索派不敢輕舉妄動。
要知道的是,1789年7月12日,紐斯特里亞軍團宣布在法國大革命里保持中立,但這是有前提條件的,必須保證以路易十六為首的波旁王族繼續統治法國。如果廢除了路易十六成立共和國,這一保持中立的基礎條件不存在了,波旁王族的平叛便會隨之降臨,那麼法國便進入了內戰的狀態,可是南方軍團和新兵們組成的國民衛隊與精銳的,組織力恐怖的紐斯特里亞軍團作戰的結果不用想都知道會發生什麼。
安托萬·巴納夫對於當前或未來的局勢也算是看清楚了,這是他突然之間冒出來的想法,因為菲茨羅伊家族的存在,激進派根本就沒有真正上台的機會,反而會淪為查理一世改革法國的棋子。
不管查理一世有沒有這種想法,可以預見的是菲茨羅伊家族不會放棄法國王位的,那麼比利時的獨立也只能緩解與巴黎當前的矛盾,且不會一直保持沉默。
總有一天會在沉默中爆發……
這種結果,也提高了以安托萬·巴納夫等人為首的立憲派在立法議會中的地位,但是再怎麼提高都沒有用的,最本質的東西沒有沒有解決。
……
身在杜伊勒里宮的路易十六也看到了比利時王國建立的報紙,內心裡莫名的糾了一下,苦澀的眨了眨眼睛。
看著兒子路易·夏爾這個天真的小男孩,身為父親的他突然內心裡非常的難過,如此惡劣的國際環境,國內的各種未知,波旁家族內部的分裂和對王位的覬覦,如果自己真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我的兒子還能成為法國國王嗎?
看著妻子瑪麗又在給她的哥哥,奧地利的皇帝利奧波德二世寫信,信上的總是充滿著卑微的哭訴……
本來想說點什麼,但看到出逃回來之後,妻子每天都活在煎熬里,最後還是忍住了什麼話也沒有說,自己統治的國家變成了這樣,而妻子和孩子們也沒有保護好,這心中的苦悶實在是不好受。
……
……
英國在得知比利時王國建立,政府從上到下都沒有什麼反應,反而愛看熱鬧的英國人民又開始沒有顧慮的閒聊起來。但政府方面沒有以往的指責和針對,這完全不像英國以往的做事風格。
俄羅斯那位女皇只關注法國大革命和瓜分波蘭,至於比利時王國建立,倒是沒那麼讓她上心,遠交近攻的地緣政治格局,也輪不到俄羅斯去反對,俄羅斯還沒狂妄自大到憑藉自己能打到法國去。菲茨羅伊家族那可是擁有法國無冕之王的實力,光是查理一世要求庫爾蘭公國就夠俄羅斯難受的了,犯不著讓菲茨羅伊家族舊仇未報又添新仇,俄羅斯還拿不到什麼利益,但波蘭就不一樣了,吞了它俄羅斯的國力能增強很多。
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不顧荷蘭執政威廉五世求助,居然把軍隊派到了普魯士和波蘭立陶宛王國的邊界去了,一副馬上要與波蘭立陶宛王國決戰的架勢,也準備參與到瓜分波蘭中去。站在普魯士國家利益的角度,插手比利時獨立,而對上法軍確實占不到什麼便宜和得不到對等的利益。
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拿著駐尼德蘭軍傳來的信,果然菲茨羅伊家族的錢沒有那麼好拿,比利時獨立後,又把給哈布斯堡家族的錢賺了回去。
同時,他也得知普魯士和俄羅斯準備瓜分波蘭,利奧波德二世看著地圖想了很久,比利時固然富裕值得奧地利打仗,但當前關注法國大革命為主,並且對方是法國佬,還不一定能打贏……
利奧波德二世用佩劍指著波蘭立陶宛王國說道:「這次,奧地利該認真了,從波蘭立陶宛王國拿到實質性的利益。既然比利時暫時拿不回來,那麼用這裡來彌補奧地利的損失。」
……
……
喜歡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第137章 比利時王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