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 |

143 一群豬隊友(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一般來說,皇帝處理政務,都是找相關人員,或內閣輔臣和司禮監,或六部尚書等等,少部分人商議就好了。一旦這個朝議人數多的話,那就是有大事要談。

    很顯然,這一次的朝議就屬於這個範疇。

    崇禎皇帝坐在御座上,看著底下一大群人,沖邊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點了點頭。

    於是,王德化便拿了一份聖旨上前,大聲喝道:「皇上有旨!」

    一聽這話,所有臣子都不得不跪下聽旨,他們心中有點納悶,不知道皇帝這是什麼旨意?該不會召集這麼多臣子,就是為了這份旨意?難道是對昨天事情地定性?

    他們還在納悶之時,王德化那邊已經抑揚頓挫地讀了起來: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內閣輔臣薛國觀,德才兼備,堪任社稷之干城;鋤奸去穢,無慚正直之風;宣德達情,不愧屏垣之寄……

    只聽一個開頭,基本上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他們沒想到,這份旨意和昨天的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一上來就猛夸薛國觀。都不用聽下去,肯定是要給薛國觀升官了。而如今薛國觀已經是內閣輔臣,再升官的話,什麼位置就可想而知了。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旨意的最後,就是提拔薛國觀為內閣首輔,讓他好好為君分憂,並且號召其他臣子像薛國觀學習,一起恪盡職守,為君分憂。

    聽著薛國觀領旨謝恩的大嗓門,不少人都偷偷地瞧了下另外一名輔臣楊嗣昌。見他面無表情的樣子,有的人幸災樂禍,有的人為他嘆息。

    等群臣都重新站起來之後,崇禎皇帝看著他們,忽然開口說道:「或者有人會對朕這份旨意有異議,覺得薛卿要論資歷的話,還不夠格。但是,朕為什麼要在這裡宣旨,就是要告訴卿等,只要有人德才兼備,能為朕分憂,朕就不吝提拔。知道這是為什麼麼?卿等知道麼?」

    這重重地發問,讓人不好回答,萬一一個回答不好,反而會引來皇帝的怒火。畢竟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到皇帝心中有氣著。

    想想也是,最近那麼多糟心事,皇帝的心情能好就怪了。

    大多數人都這麼想著,就一個個就當了廟裡的泥菩薩,眼觀鼻鼻觀心,一動不動。

    對此,崇禎皇帝早有預料,便冷笑一聲喝道:「吏部尚書田卿何在?」

    「微臣在!」田維嘉聽到點名,就只有跨步出列,應聲回奏道。

    「朕前些日子要卿做的事情,在這裡說說吧!」崇禎皇帝似乎帶著一點火氣要求道。

    田維嘉早已猜出了這個事情,心中一聲嘆,便無奈地當眾說起了廷推名單的事情。

    廷推名單這個事情,朝廷上下都知道,但是結果怎麼樣,就只有很少一些人知道了。

    因此,當田維嘉最後說道,廷推名單中的候選人,最終還是一個人都沒有時,一個個不由得都有點啞然。什麼時候,這麼香餑餑的事情,竟然無人問津了?

    「是何原因,卿也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吧!」崇禎皇帝又是冷聲要求道。

    「奉公廉潔一條,具體要求到什麼程度尚未可知,因此……因此廷推人選尚未有定論!」田維嘉無奈,只好如實奏道。

    他這麼一說,頓時,所有官員都明白了。不少暗地裡偷看皇帝臉色,心中有了猜測,該不會是皇上已經知道一些官場規矩,所以田天官這裡不敢糊弄皇上了吧?

    看到底下沒人說話,崇禎皇帝就又大聲喝道:「看到沒有,奉公廉潔一條,還要具體到每個細節,那說明什麼?大部分官員都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違背了奉公廉潔!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條件,就把朕的吏部尚書給為難死了!朕要還是以資歷為先,按班就部地,這朝廷還有救麼?」

    雖然崇禎皇帝沒有明確地說:朕所指有問題的官員,不是一個人,而是在場的你們都是這句話,但能位居殿內和皇帝議事的這些官員,又有誰不知道皇帝的這句潛台詞!畢竟能上廷推名單的,除了封疆大吏之外就基本上是殿內站著的這些了。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沉默了。沒有人有勇氣,敢站出來說我就是奉公廉潔,皇上可以隨便查!

    其實,哪怕是薛國觀,也多少有點問題的。或者換句話說,如今的大明官場上,真能做到奉公廉潔的,估計也是鳳毛麟角般地存在了。

    如果以前的話,可能有人還會冒險試試。可如今,原首輔劉宇亮的首級掛在正陽門上,原御馬監掌印太監王之心等人的首級掛宮內大門。還有輔臣方逢年受賄降級,東廠肆虐,錦衣衛也換了一大批人,在這風頭上,還真沒人有膽子。

    因此雖然大家都這樣,可這事不能提到明面上來,皇帝為此發怒,也就只能沉默以對了。

    崇禎皇帝也沉默了一會,掃視著底下臣子,好一會後才和緩了一點語氣說道:「如今國家有難,朕也發現了一些人才。晉州知州陳弘緒是一個,他是舉人而已,卻比不少進士出身的都要做得好!那陳偉權是進士吧,豬狗不如!先前的昌黎縣令左應選是個人才,也是舉人出身,卻被人嫉妒貶官。朕就告訴你們,以後朕用人,只要德才兼備,或者只是一點小毛病卻能有大功的,朕不拘一格用。陳弘緒、左應選他們,朕定會大用。」

    說到這裡,他忽然又冷笑一聲,語氣又嚴厲了一分道:「你們也別不服氣,有本事,做出比他們兩人功勞更大的事情來給朕看看,朕也同樣會重用你們!」

    一大幫進士老爺們,此時一個個低頭無語。皇帝在震怒之中,他們又沒有實打實地拿得出手的功勞,也就不敢出聲了。要是洪承疇和孫傳庭等人在的話,或者有資格出聲,但是,他們兩人也不會在這時,就因為進士舉人的出身不同而和皇帝對著幹。

    底下沒反應,崇禎皇帝便當眾吩咐新任首輔薛國觀,擬旨明發天下,只要德才兼備之士,或者雖有小過錯卻能為國立大功,就可以來京報備,一旦核查屬實,朝廷立刻擇優錄用而不用再沿用以前那套做官之法。

    事實上,大明此時原本就有這套,也就是薦舉做官。在殿內的很多官員,都是通過大臣向皇帝薦舉而做官的。只不過大部分官員,都是進士出身而已。如今皇帝這麼一明確,就正兒八經地把範圍擴大到了舉人這一層。

    以後舉人就沒必要只是當個師爺,或者只能當個縣令而已了。如果確實有才能,被人薦舉給皇帝的話,也能做到更大的官。


    當然,大明朝如今也有這麼一個人,就是陳新甲,在一大群進士等官做得情況下,以舉人出身都當到了宣大總督一職上了。不得不說,在明末這個官場上,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剛說完這事,崇禎皇帝還沒開始說下一個事情時,忽然殿外傳來急促地腳步聲,同時傳來內侍興奮地呼喊聲:「皇上,大捷,皇上,大捷啊……」

    殿內所有人聽了都是一愣,大捷這個詞,真得好久沒聽過了。

    崇禎皇帝倒是不意外,因為在一大早地時候,他就從王承恩身上的竊聽種子處獲悉了大捷的消息。當然了,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畢竟王承恩處的消息,只是夜不收連夜趕回去稟告的大概情況而已。

    「陛下,洪孫兩位大人殲滅五千餘名建虜,大捷啊,陛下……」進入大殿,內侍滿臉興奮,高聲大呼,同時呈上報捷文書。

    殿內眾多文武官員一聽,不由得很是意外。

    之前一仗,因為建虜的無恥要挾,幾百斬首被建虜要了回去,因此雖然有說捷報,可殿內不少臣子是持懷疑態度的。如今才過去一天一夜而已,第二封報捷文書過來,內容卻更誇張,說是殲滅建虜達到五千餘人,一時之間,殿內沒有幾個人相信,都在底下低聲議論了起來。

    「大明對陣遼東建虜,可未曾有此大捷吧?」

    「可不是,別是虛報戰功吧?」

    「首級呢,回頭一定要查驗首級!」

    「……」

    底下這些人在低聲議論,崇禎皇帝已經展開報捷文書看了起來。盧象升和洪孫兩人聯合起來完成地圍點打援之戰,就詳細地呈現在他眼前。

    看完之後,崇禎皇帝的臉上並沒有欣喜若狂的神情,只是稍微高興了一點,吩咐王德化把報捷文書當場讀出來給所有人聽。

    當尖細地太監嗓門一響起,殿內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豎著耳朵聽了起來。有的是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地大捷,有的是想找出其中的破綻,反正各人有各人地心思。

    讀完之後,首輔薛國觀首先出列奏道:「恭喜陛下,大捷啊,這殲滅五千餘名建虜的大捷是沒跑得了!」」陛下,該查驗首級,以驗真假,而後才宣告天下才好!「久未說話的楊嗣昌跟著開口,不過卻是要堅持走程序。

    其他臣子,也紛紛跟著開口,分別擁護兩種意見。

    一種是這個大捷鼓舞人心,應該立刻宣告天下;另外一種,就是楊嗣昌的觀點了。

    崇禎皇帝等他們喧鬧了一會後,忽然冷著臉大聲喝道:「詳細戰事經過都有,雙方戰損也有,你們就看不出真假,一定要驗了首級才確認?五千多個首級,什麼時候驗完?前方將士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最終卻換來朝廷的不信任,豈不是寒了為國死戰的將士們之心?」

    一連串地質問,讓不少臣子低下了頭。特別是那些有知兵之名的臣子,崇禎皇帝的這番話,顯然是衝著他們去的。比如,楊嗣昌。

    真要說起來,楊嗣昌又豈能看不出來,報捷文書中所說的大捷基本上是真的,從一開始盧象升疲憊敵軍,到後來孫傳庭製造阻攔假象吸引韃子疾馳救援,從而有了步騎分離,而後秦兵主力以優勢兵力,還以逸待勞地圍殲韃子步軍,這一環扣一環地計策,真這麼實施,這場戰事能贏是沒跑得了。

    可是,楊嗣昌不想看到這個結果。因為這場大捷一旦得到朝廷承認,洪承疇無所謂,但是那盧象升就是有功之臣了,孫傳庭也是有功之臣了,回頭還怎麼搞這兩人?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一開口,就要朝廷走以前的流程,要先派人去驗,而後就有不少機會來否認這場大捷了。

    事實上,以前的時候,就連皇帝都不願看到有這麼大的大捷,原因很明了,朝廷沒錢,拿不出那麼多銀子賞賜,就想賴皮了。不過這種事情,在如今的崇禎皇帝這裡,卻是不會發生。

    此時被皇帝這麼連續一問,如果楊嗣昌還要堅持得話,那就得摘掉他知兵的名頭,而他就是靠著知兵名頭竄到輔臣高位,因此,他就沒法說出口了。

    他說不出口,可有的人卻能說,比如御史言官,堅持走程序,誰能說什麼呢?

    於是,就見御史劉美才出列,就準備奏對了。

    不止楊嗣昌一個人不想看到盧象升和孫傳庭立功的,畢竟這兩人之前做得事情,都有妨礙其他人發財。

    可是,崇禎皇帝卻沒給劉美才機會,先一步又厲聲喝道:「有些人的伎倆,別以為朕不知道,趁著查驗首級的機會向有功之臣敲詐勒索,要是達不到目的,就報首級不符,或殺良冒功,或誇大戰果之罪,隨手就能來。就算不用這些手段,拖延下去,遲遲不給朝廷答覆,也是拿捏敲詐的手段之一,寒了有功將士之心!」

    一聽這話,御史劉美才就有點傻在那裡了。如果他這時候還是堅持要先驗首級的話,是不是會往皇上所說得這話里套了?

    剛才崇禎皇帝所說這話,其實不止存在於明末,就開國聖明天子在位地時候比較少之外,其他時段,或多或少都有,當然,明末特別多。因此,查驗首級這個,是一項美差來的。畢竟要是把這欽差伺候舒服了,那顛倒黑白就容易了。

    殺良冒功,可以說成正兒八經地戰功;正兒八經地戰功,可以說成是殺良冒功!你一個領兵將領(或者大臣)又有多少發言權,回頭欽差報上去之後就有得受了。就算不服氣,要求朝廷再覆核,首級可不是別的東西,那是再怎麼保存也會腐爛的,有心人做做手腳,後續壓根就沒法再驗的。戰事到底如何,基本上就操縱在查驗欽差手中了。

    如今像這麼大的戰功,斬首五千餘級,要是派人查驗的話,光是驗人頭,都不知道要多少時間,如果欽差刁難的話,那麼多人頭,總會挑出刺來,懷疑是假的,然後就開始誇大,回頭好好地一場大勝,信不信還能給報個敗仗出來都有可能。

    文官的那張嘴,有的時候,真得比刀槍要厲害多了!

    殿內文官不知道皇帝為什麼會知曉了其中的道道,看到皇帝正在發火中,一時之間,就沒人敢說話了。就連已經出列的劉美才,也沒了膽子。畢竟皇上已經一開始就說了,只要知兵,就能從中推斷出真假。

    崇禎皇帝冷著臉,掃視著他們繼續說道:「報捷文書,不是個別將領上奏,而是朕的三邊總督、陝西巡撫,其中內容還涉及兵部尚書,你們該不會認為,他們三人都會弄虛作假,欺瞞朕吧?真要這樣的,這天底下還有誰能信?再者說了,你們沒聽到這一仗秦兵所付出的代價?好不容易得來的大勝,你們是要寒了眾將士之心?以後誰來替朝廷打仗?」

    說到最後,他重重地補了一句道:「真要是一群豬隊友,那建虜該是開心地笑了。不敗而敗,不勝而勝!」。m.



  
叫天作品:  科技武皇  替明  全能武帝  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  手機里的大明朝  崇禎聊天群  
類似: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我在秦朝當神棍  大明流匪  史上最強鍊氣期  御天武帝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崇禎竊聽系統"
360搜"崇禎竊聽系統"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