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激戰(上)(1 / 1)
第824章 激戰(上)
宋軍的第一排並不是弓弩手,而是重盾軍士兵,每個方陣約有一千重盾軍士兵,他們都在第一排,保護身後的長矛軍士兵。
這是宋軍在一場場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弓弩手在最前面,撤退時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後面的軍隊,反正也只是幾十步的距離,為這幾十步而影響到陣型,不值。
第一排的長矛手如果沒有防護,很容易被敵軍騎射中射倒,這也是後來才發現,第一排長矛手大部分在敵軍撞擊之前都已被箭矢射倒。
所以把重盾軍放在第一排,對降低士兵陣亡率大有好處、
重盾軍士兵執盾而立,這種大盾是宋軍軍器署參考奚人的重盾製作方式,結合漢人的浸油法製成,奚人講究整體完整,不能用木板拼接,要求雙層牛皮,追求大盾,每面大盾高四尺,寬三尺。
這些優點西軍軍器署都吸取了,他們也用緻密的整塊大木板製成,木材用櫸木或者櫟木,再用漢人特有的浸油法,浸油一個月後陰乾,反覆三次,再覆蓋一層鎧布。
鎧布也是用浸油法製作,每塊布堅韌無比,刀箭難入,專門用來製作布鎧,最後再覆蓋兩層牛皮,每張盾牌重達二十斤,需要雙手操作。
軍器署用兩年時間製作了五千面重盾,裝備了五千名士兵,這些重盾士兵就在第一排,後面是長矛軍士兵,每根長矛長達兩丈,都是用棗木製成,堅硬無比,長矛軍士兵半蹲在地上,一根根長矛斜角四十五度向上,數千根長矛組成一片密集的長矛樹林。
而長矛軍背後就是短矛軍,簡單說,長矛軍是一種防禦軍種,但短矛軍就是一種作戰軍種,更加靈活多變,特別講究配合,往往是幾名短矛士兵配合與一名騎兵作戰。
短矛軍後面便是三千弩軍,清一色的神臂弩,而再往後,也就大陣的中心部位,部署的是飛龍軍和車軍。
飛龍軍是精鋼短矛投擲,在近距離內,對數百人的小集團殺傷力極為強大,而是西夏戰爭中發展起來的一支新型軍種。
戰車用馬匹拉拽,每個方陣中有二十輛左右,它輪軸都是鐵製,不容易損壞。
車廂內安裝著小型投石機,可將五斤鐵火雷投擲到兩百步遠,只是鐵火雷剛剛才研製出來,還沒有普及,目前還是以木桶火藥為主,但也夾雜著兩三顆鐵火雷。
西州軍就是回鶻軍,他們作戰習慣就和當年的回鶻人一樣,八萬大軍看似鋪天蓋地,卻又不亂,他們以百人為一隊,由一名百夫長統領,然後千人為一大隊,由千夫長統領。
這時,西州騎兵沒有看見宋軍的弓弩陣,使他們更加激動,騎兵速度越來越快,在奔跑著大喊大叫。
距離漸漸縮短,三百步、兩百步、一百五十步,就在這時,宋軍的神臂弩箭驟然發射,
一萬五千支弩箭從五座軍陣中同時發射,在天空形成一片稍微稀薄的烏雲,如雨點般向飛奔而來的騎兵群射去。
鋒鏑無情,海潮一般的騎兵群頓時一陣人仰馬翻,傷亡無數。
數萬騎兵驟然間沖至大陣前,馬蹄聲如雷,騎兵狂飆如驚濤駭浪,仿佛洶湧的波濤向山一般的宋軍方陣殺去。
「不要害怕,用長矛頂住!」
第四方陣統制薛金勇聲嘶力竭大喊,他能感覺到士兵的恐懼,他身旁的每一個士兵都在發抖,但他們已經別無選擇,只能拼死一戰。
儼如排山倒海般的巨浪打下,無數西州騎兵瞬間衝進宋軍方陣軍中,前面騎兵一片嚎叫,鋒利的長矛刺穿了騎兵和戰馬的屍體,近千人當場斃命,但後面的騎兵卻如浪潮般一浪接一浪撲來。
第一輪最強大的衝擊結束,重盾士兵迅速後撤,但還是有一小部分來不及撤退,被西州騎兵吞噬了,馬蹄在繼續奔騰,戰刀在劈砍,屍體翻滾,血光噴濺,已經分不清是西州軍還是宋軍。
萬人的宋軍方陣在接連不斷的反覆衝擊之下,被沖塌了數百人,但立刻又有士兵填補上來,一根根長矛組成一座森林,頂住了騎兵的衝擊,雙方在曠野中鏖戰,刀光閃爍,兵器相擊,人馬嘶喊,慘叫聲此起彼伏。
畢安貴並沒有全部壓上,他想看了一看,宋軍訓練的方陣軍犀利到什麼程度,但兩翼六萬大軍的衝擊完全沒有達到的他想要的效果,竟然沖不進方陣,還傷亡慘重。
畢安貴已經無法再拖延下去,他立刻下達了第二道命令,「中軍主力出擊,衝擊敵軍兩翼。」
剩下的四萬西州軍騎兵也發動了,兵分兩路,一左一右如兩條巨龍,直撲方陣兩翼,這是所有方陣的弱點,兩翼薄弱,一般都會兵來防護,但宋軍方陣兩翼似乎防護很弱,兩翼的薄弱之處,便暴露在西用騎州軍騎兵的攻擊面前。
兩支騎兵猛烈奔殺而去,就像兩把巨刀同時砍向宋軍兩腰。
不料距離宋軍兩翼還有數百步,兩支宋軍騎兵迎戰而上,將西州軍騎兵側面攔截住了,雙方在宋軍大陣前激戰起來。
這是一種示弱戰術,故意將弱點或者漏洞暴露給對方,誘引對方前來吞餌。
西州軍騎兵果然吞餌,用主力騎兵進攻宋軍大陣兩翼。
上當的後果就是,當他們被宋軍騎兵攔截後,他們後背便暴露在宋軍大陣面前。
宋軍大陣反過來對付敵軍主力,弩箭如雨點,一顆顆火藥桶從二十架大車內投擲出來。
密集的箭矢加上連續爆炸,以及毒釘四射,西州軍頓時死傷累累,一片慘叫之聲,宋軍騎兵將幾次要離開大陣的敵軍死死摁住,迅猛的攻擊和慘烈的殺戮使西州軍騎兵傷亡越來越大。
………
陳慶在第三軍陣的一輛大車上指揮作戰,他的周圍有三千重甲步兵護衛,他注視著戰場上的局勢變化,隨著宋軍超大陣分裂五座大陣,戰場上的局勢也開始明朗化。
八萬對陣八萬,或者說一對一,五萬騎兵對陣五座大陣,三萬騎兵對陣宋軍的三萬騎兵。
「變陣!」
陳慶一聲令下,高高的指揮台上令旗揮舞,各個軍陣開始變陣,他們裂開一個個大口子,一直尋找突破的敵軍騎兵紛紛殺了進去。
宋軍開始包圍切割,萬人方陣內又形成了一個個小殺陣。
這時飛龍軍大展神勇,千根精鋼短矛一起投出,寒光突刺,銳不可當,慘叫聲一聲,數百名敵軍紛紛落馬,一根根短矛刺穿了他們的身體,將他們釘死在地上。
這些都是小風浪,但對於十幾萬人激戰的大風大浪,這點小浪花不算什麼?
只是獲勝的天平稍稍偏向了宋軍,宋軍開始慢慢占據上風。
畢貴安心急如焚,他率領五千騎兵四處尋找敵軍主帥所在地,忽然有士兵指著前面一座方陣大喊:「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