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空城計(1 / 1)
馬秀從容的說到「諸位,放公孫瓚入城並無不可,難道諸位便不想一勞永逸,將公孫瓚留在陰館城中麼?」
葛五聽後冷哼一聲「哼!說的輕巧!如何能把公孫瓚留在此處?」
馬秀面不改色的說到「我等在城中布下埋伏,再多做些陷阱,待公孫瓚入城之後立即關上城門,對其進行合圍,保准叫他公孫瓚命喪於此!此計叫作『關門打狗』,諸位覺得如何?」
隨後馬秀詳細了介紹了一番這個「關門打狗」之計,聽的葛五和鄭三目瞪口呆。一窩蟻 m.yiwoyi.com
二人聽後都是拍手叫好,對馬秀的計策讚嘆不已。
看著前倨後恭的葛五和鄭三,馬義不屑的撇了撇嘴。
接下來馬秀便開始布置作戰任務
首先,馬秀從三家兵馬中抽調了一批神箭手,專門負責狙擊公孫瓚。
其次,馬秀派人在離城門不遠處挖了不少陷坑,裡面放上削尖的木頭。
最後,馬秀將三家兵馬布置在合適的地點,準備射殺公孫瓚後再行出擊。
馬秀的計策倒是還過得去,可有兩點致命傷。
第一,陰館城門大敞四開,公孫瓚又不是傻子,就這麼率兵進入?在這唱空城計呢?
……
既然說到了空城計,那就不得不談談臥龍和冢虎的愛恨情仇了。
空城計梗概如下曹魏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
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
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不敢貿然進城,引兵退去。
兒時讀三國,幾乎所有人都對空城計津津樂道,稱讚孔明的聰明才智和過人膽識。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跟孔明一比,司馬懿直接便成了孔明的背景板。
司馬懿的膽小和猶豫不決,更是被人笑話了許多年。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在空城計發生之前,曹老闆就已經逝世了,曹丕繼位。
曹老闆臨終前交待曹丕,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啟用司馬懿,更不得給他兵權,此人野心太重,不得不防。
雖然曹丕和司馬懿一向交好,但面對父親「既用之,又防之」的臨終遺言,曹丕不得不聽。
故此司馬懿一直都沒有機會掌握兵權,直到諸葛亮揮師北伐,橫掃曹魏諸將,無人能與之抗衡。
無奈之下,曹丕只得啟用司馬懿,任命他為大將軍,出兵抗擊諸葛亮。
當時蜀國的糧草運輸隊需要經過的一個地點,叫作街亭。
除此之外,街亭還是一處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軍事重鎮。
而看守街亭的守將,叫作馬謖,沒錯,就是讓孔明哭著給砍了的那個。
守將馬謖只知死搬兵書教條,違背了諸葛亮的吩咐,不聽從部下王平的正確建議,把軍隊安排在街亭沿線的山坡上,結果被魏國大將張郃包圍在山上,斷了水道,蜀軍不戰自亂,失了街亭。
以司馬懿的手段和能力,又怎麼會不清楚街亭的重要性?
街亭之戰後,司馬懿在原本防守空虛的西線部署了很多的兵力,使蜀漢從此失去了奇襲魏地的機會。
諸葛亮一看糧草沒了,街亭也丟了,這仗打不打也沒什麼意思了,於是下令全軍撤退。
而撤退的代價,便是南安、安定、天水三城。
馬謖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經過千難萬險回到營地後,他的性命還是沒有保住。
戰後,諸葛亮為了申明法度,揮淚斬馬謖,並自貶三級,行丞相事。
隨後諸葛亮便帶著蜀國的殘兵敗將開始了逃亡之旅,司馬懿則是帶著曹魏的虎狼之師追趕蜀軍擴大戰果,你逃我追好不熱鬧。
蜀國的軍隊也不少,一時半會想撤完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你不能空手走吧?糧草軍械輜重是不是都得一齊帶走?
扔了?啥家庭啊說扔就都給扔了?蜀國窮的叮噹的,還在這扔東西玩呢?
無巧不成書,這麼一耽擱,諸葛亮正好讓司馬懿帶著十五萬大軍給堵在了西城。
當時諸葛亮身邊並無大將,連士兵也只有五千,這其中還有一半多是運送糧草的士兵以及老弱病殘,完全沒什麼戰鬥力。
諸葛亮想了想,便使出了空城計,將西城所以城門全部打開,吩咐老兵扮作百姓,拿著掃把裝作打掃街道。
而諸葛亮則是盡顯β王風範,戴著頭巾,披著鶴氅,帶著兩個童子走上了城樓,開始喝酒彈琴。
沒過多久,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趕到,卻見到諸葛亮在城樓上怡然自得的喝酒彈琴。
見西城四面城門大開,蜀軍毫無防備,司馬懿沉思片刻後道「諸葛亮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情,此人一向是小心謹慎,如今西城四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不進入還則罷了,若是進入,定是死傷慘重。」
於是司馬懿便帶著魏國的十五萬大軍後退四十餘里,諸葛亮成功的躲過了一劫。
但仔細想想,其實空城計一事存在很多疑點。
當時的背景是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辛辛苦苦建立的北伐防線全部瓦解,甚至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走投無路的諸葛亮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如果不能保全蜀漢大部隊安全撤退,以後的蜀漢政權也就算是廢了。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選擇以身犯險,為大部隊的撤退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在此等危如累卵的情況下,諸葛亮還敢使用空城計,是因為他篤定司馬懿會上當麼?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諸葛亮知道,司馬懿的才智不在自己之下,他倆對彼此的實力都心知肚明。
在當時,如果司馬懿選擇攻城,結果自然是為國大獲全勝,一生宿敵諸葛亮也會被司馬懿生擒活捉。
大多數人都認為司馬懿太過謹慎而選擇離開,白白錯失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是這個說法完全沒有說服性,道理很簡單,西城才多大點地方?
就算有埋伏,又能埋伏多少兵馬?
要知道司馬懿可是足足帶了十五萬大軍前來!在此等懸殊的實力對比下,即便是諸葛亮布下埋伏,也壓根就沒法改變結局。
司馬懿還沒到西城,諸葛亮就提前得到了消息。
換位思考,以曹魏的情報系統,司馬懿又怎麼會不清楚西城的底細?
作為三軍主帥的司馬懿,自然會對西城的兵力有一個大致的估計。
再退一步講,司馬懿完全可以派小小股部隊進入西城前去打探,就算司馬懿再小心謹慎,派些斥候進去總不過分吧?
但司馬懿卻是直接選擇了撤退,絲毫沒有探聽虛實的打算。
道理很簡單,諸葛亮就是在賭,拿著啊的性命和司馬懿對賭。
為了蜀漢的未來,諸葛亮不得不傾盡所有去和司馬懿賭命。
諸葛亮用自己的性命賭他不敢生擒自己,這可謂是一場豪賭。
他倆做了這麼久的對手,對彼此的處境都是心知肚明。
一旦司馬懿擒住了諸葛亮,那司馬懿的結局也好不到哪去。
別說加官進爵了,連好好活著都會成為一個奢望。
所以說司馬懿不動聲色掉頭便走,並不是他看不出諸葛亮的計策,恰恰是因為他太聰明了。
司馬懿知道,他和諸葛亮雖是敵人,但二人的關係卻很微妙。
二人可謂是相輔相成,既能互相牽制,還得互相依賴。
如果諸葛亮這個一生宿敵不在了,司馬懿也就離死期不遠了。
若不是曹魏諸將對付不了諸葛亮,恐怕司馬懿永遠也不會有熬出頭的那天。
司馬懿做事壓根不會在乎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他一貫奉行「放長線釣大魚」的方針。
故此司馬懿不動聲色的放了諸葛亮一馬,同時也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司馬懿也明白,日後此事傳來了,他必定會淪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可司馬懿在乎這些麼?
如果司馬懿在乎名聲,在乎這些虛無縹緲之事,那就不會有「三家歸晉」的結局了。
有句話說的好傻與不傻,就看你會不會裝傻。
司馬懿的裝傻充楞,在三國中都是排的上號的。
在西城城門前,司馬懿裝傻放走了諸葛亮,同時保全了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真正的空城計,真正的高手過招,您get到了麼?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