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開拓(1 / 1)
袁熙知道此時的東安,自然是遠不能和富庶的荊州相比,母子兩人在這邊幾年,怕也吃了不少苦,便隨口道:「荊州此時半數在漢南手中,半數在魏國手中,兩邊時有交戰,並不太平。」
「蔡德珪(蔡瑁)降了漢南後,仍是水軍都督,倒是做的有聲有色。」
「將來若是魏國滅亡,天下平定,夫人和平安侯肯定會有回去探親的機會。」
劉琮和蔡夫人聽了,臉現喜色,趕緊出聲拜謝,袁熙還想說幾句話,卻瞥到一旁步練師玩味的眼神,便馬上收斂神色道:「夫人和平安侯先回去,稍晚我會設宴款待眾官,若方便的話,兩位倒是可以過來。」
「天氣寒冷,兩位還是先回去吧。」
送走劉琮母子,袁熙才對劉基和吳景道:「走,咱們去看看碼頭。」
劉基吳景兩人聽了,連忙在前面引著,帶袁熙參觀腳下尚未完全竣工的碼頭,幾人踏著碼頭上的青石路面,眼前一字排開的,是一個個粗大木樁圍成的海船泊位。
建造海船泊位,頗為耗費人力,需要在在水面下挖坑,然後將粗大的木樁打下作為地基,然後在岸邊鋪上木板石磚,以為船舶停靠的地點。
這幾年間,東安的碼頭擴展了數倍,最多能停靠上百艘海船,雖然有蒸汽機幫助打樁,但很多還是需要人工完成,袁熙看時,見船位旁邊,還聚攏著不少雖然身材瘦弱,但行動敏捷精幹的當地土著,正在認真檢查修繕。
劉基出聲道:「這是當地的山越人,頗能吃苦。」
「有賴於大王和山越首領的約定,很多山越人從深山裡面出來討生活,他們在這裡做工有飯吃,有錢拿,後代還能讀書,自然是比山中強多了,所以從山越地區出來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雖然力氣並不是最大的,但腳步敏捷,行動迅速,天生適合在船上做水手,隨著這邊海運昌盛,只怕山區裡的山越人,會逐漸遷居到東安和附近的村鎮吧。」
袁熙點頭道:「兩位做得很好,江東連年戰亂,人口勞力稀少,但山越卻正好不成了這個缺口,假以時日,東安一定能成為連結北地和南洋的重要樞紐。」
「若是能形成規模,將來去東鯷建立港口,也容易的多。」
東鯷是東漢時期對台灣北部的稱呼,也用來稱呼台灣全島,相比之下,被稱為夷州的台灣中部和澶州的南台灣極為荒涼,甚少有人涉足。
後世卻是孫權派遣大船甲士去台灣開發,將其納入吳國版圖的,如今換了袁熙,自然要先行一步,將其變為去南洋的跳板。
之所以他這麼大費周章,是因為漢末戰亂,南部港口航線丟失的緣故。
秦漢時候,華夏真正的大港,是在廣西的合浦和交趾,但隨著兩漢戰亂,南蠻割據,導致這個地區的海港和貿易路線受到了極大影響,最後更是因為漢末黃巾起義導致漢廷失去了對交趾地區的控制。
袁熙想要重新拿回控制交趾,就必須要先平定近千里範圍內的南蠻,但這顯然不是幾年甚至十年內能完成的任務。
南蠻地區不同於中原,其不通教化,對於約定也不怎麼遵守,所以常常反覆叛亂,後世諸葛亮雖數次平定南蠻,但諸葛亮死後,南蠻諸部落又脫離控制,時有叛亂,相當讓人頭痛。
在華夏數千年歷史中,北胡和南蠻一直是中原無法完全處理的兩大隱患,只不過因為北邊的關外胡人造成的破壞太大,所以南蠻才不如北胡名氣大,但從死硬程度上,卻是猶有過之。
這也導致華夏的南方版圖界線,一直在廣西越南地區反覆拉鋸,這是古代複雜的陸上地理環境決定的,數百上千里的原始密林和沼澤山地,是阻礙遠征軍拓邊的最大阻礙。
袁熙如今有兩個選擇,一是慢慢修建道路通往南疆,二是從海路繞過去,
他思考之下,決定採用後一種方案,即步步為營,從海路沿線建立港口碼頭,穩步推進疆域。
這個方案,其實已經在他先前占據朝鮮半島時,就試驗過了,他從水路攻下百濟,在後方打進了一顆釘子,然後讓田豫以此為據點招降新羅,打下三韓,最後逼得高句麗也納入了版圖,可謂是相當成熟的方案。
如今在東南亞方位也是如此,先建東安,再占台灣,然後直接到海南島,而最終的目標是暹羅和馬六甲海峽,就此一路打通一條完整的航路。
作為一切的出發點,後世的泉州無疑是非常合適的,此地和上一個中轉點廣陵距離適中,和台灣隔海相望,且遠離南蠻戰亂地區,極為適合作為中轉樞紐。
他和劉基說了自己的想法,最後道:「敬輿這些年來,也熟悉了廣陵和沿海事務,這將是我晉國今後百年裡面,最重要的一條貿易路線,將來不僅能去南洋,甚至還能去到身毒(印度)安息等地。」
「陸地遠行,實在太過艱難,海路便容易得多,咱們這一步,說不定是將來華夏擴張版圖的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我準備設立新的官職,東路置制使,與州牧刺史同秩,掌管沿海港口建設調配,同時有獨立的兵屬,以剿滅海盜,平定賊寇,保證沿海百姓安全。」
「這兩年敬輿做的事情,我都看在眼裡,這位置非你莫屬。」
袁熙轉向吳景道:「至於兄,我也另有安排。」
「交趾合浦沿線,全都被南蠻占領,是遲早要拿回來的。」
「兄領鎮南將軍,在東安訓練水軍,然後南下收回交州沿線和朱崖洲(海南島)。」
「明日我會一同冊封,兩位當精誠合力,為我大晉開疆拓土。」
兩人聽了,連忙俯身領命,袁熙望著人來人往的碼頭,指著遠處海上的紅彤彤的太陽,嘆道:「這個時代,將會是一個承前啟後,吐故納新的關鍵時刻,我們若是能走好這一步,便能為子孫後代打通一條光明大道。」
「如是想想,也不枉此生了。」
劉基吳景聽了,也是心情激盪,皆是看向太陽,那烈日如同從海中躍起,往空中高高飛去,飛向那望不到盡頭的深空。
當天晚上,袁熙在驛館設宴,款待東安的文武百官,他對在場的人說道:「諸位,我知道東安百廢待興,確實艱苦了點,各位確實是用心了。」
百官連忙謙讓,袁熙又道:「我一路行來,確實也見過不少富庶之地,但也有些地方,過得比東安還要差得多。」
「如今我晉國治下,由於種種原因,貧富差距額很大,我的想法是,所有的人有朝一日,都能過上好日子。」
「當然,這並不是強行平均分配,而是能讓所有人都能富起來。」
「所以我之後會對相對貧窮困苦的地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讓其能夠趕上富裕的地區,而不是讓富者更富,貧者更貧。」
「這自然也包括篳路藍縷,投身於建設永安這種地區的諸位,我稱之為支援貧困地區,政績評定可上加一等。」
「只要諸位兢兢業業,我必然會付出相應的回報,這是開疆拓土之功,絕對不會虧待。」
眾人聽了,都是面露激動之色,這等於明說東安這邊只要做的好了,人人都是功臣!
如今天下即將平定,除了少數武將還能建立功勳,升官封侯,大部分文官都是按部就班走下去,但袁熙如今表明了態度,像永安這種自古都是發配犯錯官員的地方,卻能成為一眾文官往上走的政績亮點,可謂是一條全新的道路!
下面聽著的蔡夫人卻是若有所思,若袁熙所說的是真的話,當初他讓自己母子來永安,說不定真的是指明了一條路。
要知道,自己母子兩人,投降的是魏國而不是晉國,是在交戰中被袁熙俘虜的,並沒有獻出荊州的功勞,嚴格來說兩人都是俘虜身份。
這種情況下,袁熙能封劉琮個平安侯,已經是給足了面子,八成還是在於投向了漢南國的蔡瑁身上,至於自己母子什麼勢力都沒了,還有什麼利用價值?
這種情況下,讓劉琮到到永安這種地方,若能做些能立功的事情,將來便有合理的理由回到荊州,甚至恢復自由。
想到這裡,蔡夫人心情複雜,袁熙那邊,說不定真的沒有為難自己母子啊。
等宴席散去,她帶著劉琮回到宅邸後,便對劉琮說了自己想法,最後道:「這應該是晉王給我們母子的機會,你一定要抓住。」
「你明日就將家裡多的財貨都交出去,幫助擴建碼頭,收購糧食,也算博個名聲。」
劉琮聽了,雖然頗為肉痛,但還是咬牙道:「孩兒聽阿母的。」
蔡夫人見劉琮還不怎麼上道,恨鐵不成鋼道:「你啊,真是到現在腦子轉不過來,財貨都是身外之物,能帶進墳墓裡面嗎?」
「說來其實我們現在直接面對晉王,機會可比你那兄長強多了,他現在在漢南國做官,但劉備死了,其子尚幼,即使有天子又能怎麼樣,遲早不還是被晉國吞併?」
「那晉王其實眼裡看得很明白,你只要老實做事,不說再往上走,但平安過一輩是沒有問題的。」
「說來還要慶幸當時我們在荊州時被抓住了,不然要是跟著魏國,現在能有什麼好下場?」
「聽說魏國私立都快守不住了,只怕覆亡指日可待了吧。」
「行了,你回去吧」
劉琮老老實實應了,便往外走,突然停住腳步,出聲道:「阿母,那晉王過幾日便要走了,以後咱們怕是很難再和其見面了吧?」
「阿母難道」
蔡夫人眉毛豎起,「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你懷疑我和他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
「我打死你個小畜生!」
看到蔡夫人就要拎起桌上茶盤打過來,劉琮連忙拔腿就往外跑,「阿母我不是這個意思,你怎麼動怒了,哎哎哎」
看到劉琮跑沒影了,蔡夫人才頹然靠在椅子上,心道自己怕是人老珠黃了,怎麼上次那人就那麼決絕呢?
看今天他身邊那步夫人青春年少,相比之下,自己還真是老了吧。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