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 |

第三十六章 準備工作(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從十月初冬一直到十二月,今年的南陽天氣愈發寒冷,開始下起了雪。

    村莊地表的建設工作基本都已經完成。

    古代鄉民們種田是一把好手,建造房屋也是一把好手,這都是基本的生活技能,人人都要學會。

    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沈晨也在這個時間進行指導,從地基到修建工作,全部族一千出頭的人口,大概二百多戶,要修建二三百棟房屋。

    眼看寒冬將至,王翊和鄧琦也幫忙組織新野周邊鄉民來幫他們幹活,黃門亭為了感謝他們,特意給了一些工錢。

    原本是縣衙和鄉里組織,周邊鄉民們還以為是服徭役一樣,沒想到還有工錢,大大增加了他們的積極性,建造速度也飛快,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房子建好。

    接下來就是挖地窖、地道、農田以及水渠,現在鄉民們還處於坐吃山空的階段,也就是沈晨當初從糜竺那弄了不少糧草物資,過沛國的時候高價轉賣了一部分,不然的話他們窮得只剩下過冬的糧食了。

    除了村莊的建造工作以外,沈晨也開始籌備建造邛籠,地道其實很好挖。

    從春秋戰國開始,行軍打仗的時候若遇到攻城不順,經常挖掘地道,兩三天之內就能挖出一條通道出來。

    但邛籠的設計卻是在丘陵山坳里,如何設計、施工材料、面積大小等等都是問題。

    雖然漢代就有這東西,但西涼的土質與關東的土質是否相同,能不能依葫蘆畫瓢,按照沈晨前世見過的邛籠一樣建造出來,都是難題。

    最後思考很久,沈晨決定做個窯洞,燒紙磚頭,用磚頭壘砌,再在外面用夯土糊牆,以石灰砂漿覆蓋增加黏性。

    這在當時是製作城牆的技術,甚至一般的縣城城牆都不如,因為普通城牆就是夯土,沒有磚頭。

    所謂秦磚漢瓦,磚頭雖然在春秋戰國就已經出現。

    但燒制技術卻不太行,沈晨以後干設計工作,什麼樣的建築都見過,後世我國開國初年的原始窯洞、高爐,他也曾經在一些鄉下地方找到遺蹟。

    雖然跟後世新時代的工業文明不能比,可這些技術都是宋明清時期產物,代表了封建時期的巔峰水平。

    至少放在漢代,沈晨設計的窯洞產出的磚頭瓷器都更精緻耐用,高爐燒制出來的鐵器質量非常好,能祛除掉更多的雜質。

    不過這也只是構思,因為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村莊生存問題以及基本建設保障。

    所以目前是把村莊的地表工作完成,把房屋建好,茅房修好,然後就是開挖水渠和開墾田地,家家戶戶都要重新分配土地。

    如果站在山坡上看的話,就會看到連綿數里,錯落分布著數百棟嶄新的房屋。

    這個設計工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土地必須離房屋近,不然不方便開墾,且還需要兼顧其它種菜、養殖等功能。

    要是把所有鄉民聚集在一起的話,分配田地就不好分。

    田地有遠有近,分到遠田的鄉民肯定有怨言,因此就只能錯落分布著建設。

    好在平原別的沒有,就是土地大,鄉民們雖然分開居住,但也進行了統一籌劃,一一進行了安置工作。

    一直到第二年一月春天,鄉土基本建設完工之後,沈晨才開始計劃鑄造窯洞,打造高爐。

    按照他和劉表的約定,等到宗族徹底安置好之後才會前往襄陽,現在也不過是剛剛開始開墾田地,還需要大量的農具、種子等物資,所以時間還算充裕。

    鄧洪又去了一趟襄陽,想辦法買了一些生產工具,實在不夠,最後找到劉表尋求幫助。

    這些東西都是戰略物資,市面上過於昂貴,也只有劉表的府庫當中存儲了不少,因此也只能厚著臉皮去找他。

    劉表還算慷慨,送了一些物資給他們,這樣黃門亭鄉老們總算是可以開始進行生產。

    沈晨讓鄉民們收集動物糞便、骨頭、人的糞便、燒制草木灰、桔梗灰,人畜產出的排泄物都要拉進茅房,參入一定比例的水,製造出糞水。

    經過兩三個月的發酵醞釀,說句實話,鄉民們其實很難忍受這些味道。

    由於南宋之前沒有漚肥技術,他們以前屎尿都是在野外搞定,現在把茅房放在家裡,屬實讓他們有些不舒服。

    但沈晨卻說用這樣漚出來的肥料能夠增加地力,使糧食增產。因此在鄉民們將信將疑當中,也只能聽從他的吩咐,家家戶戶都挖掘了茅房,用糞水灌溉土地。

    到春天的時候黃門亭鄉老們就已經開墾出了一萬多畝土地,還挖掘出了一些魚塘,購置了一些豬牛羊牲畜,總算是開始了新的生活。

    與此同時,沈晨召集村壯,在每天傍晚大家都幹完活之後,繼續加班加點,在山坳後依山體挖出窯洞,建造高爐。


    有了窯洞和高爐之後,就可以燒制窯磚、瓷器,以及煉製鋼鐵,打造更好的農具和武器裝備。

    幸運的是煤炭廣泛分布於我國任何一個省份,只不過山西、河南、山東是產出最多的幾個省而已,並不是說其它省份就沒有。

    南陽盆地也有煤礦,黃門亭鄉老們居住的沙河附近就有,不是什麼大礦,但足夠用了。

    沈晨白天讓大家繼續開墾農田,用糞水灌溉粟苗。傍晚再以窯洞燒制窯磚、瓷器,再把整個宗族的鐵器收集起來,重新煉製,讓鐵匠打造。

    不過打造出來的也都是普通農具而已,什麼曲轅犁、水轉筒車、龍骨水車都沒有發明。

    因為那是用來給水田用的,南陽盆地的種植方式跟黃河流域差不多,以旱田為主,春粟秋麥,水太多了會把粟苗和麥苗澇死。

    就這樣過了三個多月,終於粟苗長成了,經過精心培育和灌溉之後,黃門亭種植的粟苗顆粒個個果實飽滿碩大,產量居然增加了40%,比往年任何時期都要高。

    這個消息頓時讓鄉民們振奮起來,歡興鼓舞,原來對於沈晨的要求一些不滿也徹底消失,剩下的就如同天人一樣對他開始盲目崇拜於相信。

    不過沈晨卻知道,這次能增產40%,是因為土力足夠加上漚肥技術第一次使用,以後的產量逐年都會下降,最終趨於穩定。

    按照他以前採風時候了解到的知識,如果不用化肥的話,光漚肥技術讓農作物增產20%都是頂天,一般都是在10%-20%之間,只有化肥才是真正的革命性產物。

    到四月份,整個村莊的基本都已經成型。鄉民們也安定下來,地道、暗堡、邛籠也都在有條不紊地建設,一切都走上了正規。

    劉表之前說過,等到他們宗族安置好之後,鄧洪再去襄陽赴任,現在也是到了時候。

    臨出發前,沈晨再次召開了會議。

    這次就不是在山下的窩棚里,而是在鄧氏新建的祠堂內,這次他甚至坐在了主位,旁邊幾名叔祖都坐在他下首。

    沈晨環顧左右,首先開口道:「諸位叔祖,如今宗族已經安定下來,我與六叔祖也要去襄陽。不過南陽並不太平,要想宗族立足於世,不讓自己性命掌握在別人手裡,就得自己壯大起來。」

    鄧茂問道:「阿晨,你是打算?」

    「我打算練兵。」

    沈晨說道:「我建造地道、暗堡、邛籠,就是為了防止有人進攻我們村莊。現在南陽到處都有匪禍,我們生產富裕,就有可能遭受劫掠,豈能沒有自保之力?」

    鄧茂為難道:「練兵就得村壯們整日操練,可大家都得照顧農田,哪來的時間去呢?」

    這就是個很大的難題。

    黃門亭總共也就一千人出頭,特別是曹仁夜襲之後,死傷了二百多人,除了繒陽聚一百多口以外,另外一百多人都是年輕村壯,這對於宗族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現在整個宗族十五到五十歲的勞動人口占八成,除掉女性的話只占四成,而適用於練兵的就更少,只占兩成,也就是差不多二百多人。

    這些人之前就是族丁,遷徙的時候短暫訓練一下保護族人南遷還沒什麼。但安定之後,就得成為村子主要勞動力。

    他們要是被訓練成兵丁,那誰來種地?

    沈晨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沉聲道:「所以我不打算舉族皆兵,只訓練五十人,以每二十民養一兵,全副武裝,精心訓練,且必須是敢死敢戰的悍勇之輩,方能夠有一戰之力。」

    鄧茂遲疑道:「五十人?這能有什麼用?何況如今我們已經受託於劉荊州治下,訓練鄉兵,還有這個必要嗎?」https://

    「要想發展就有這個必要。」

    沈晨堅定說道:「南陽附近山區多有黃巾餘孽藏匿,我們可以收納流民,先從小勢力攻打,遷移其民,以咱們的模式進行推廣,漸漸占據周邊田土,聚民為城,一步步壯大。現在是五十人,它日就是五百人,五千人,屆時看誰還敢來犯!」

    鄧茂等人互相對視一眼。

    他們這位從外孫志氣不小呀,只是如今安逸下來,忽然要大家訓練士卒,也不知道鄉民們會不會願意。

    不過跟小富即安的鄉民不同,他們好歹讀過幾本書,有一些見識。

    也明白在這個亂世如果不掌控點自己的力量,隨便一個諸侯派一兩千士兵就能屠滅了他們整個宗族,因此見沈晨很有想法和志氣,也都沒有勸阻,紛紛應承下來,交予他去做。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

    新一筆閣為你提供最快的三國之銀狐更新,第三十六章準備工作免費閱讀。https://



第三十六章 準備工作  
玩蛇怪作品:  明亮星河  三國之謀伐  地窖里的朱元璋  英雄聯盟之下一秒神話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類似:  白夜浮生錄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太荒吞天訣  我有一座隨身農場  四重分裂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三國之銀狐"
360搜"三國之銀狐"
語言選擇